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版
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01日
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我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 记者 韩磊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连日来,全会精神在我市广大干部群众中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围绕“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艰苦创业、奋勇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池州篇章。
  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近年来,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助企服务力度,全力以赴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1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18.7%,比1-8月份提高2.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意愿持续增强。“全会提出要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这让我们倍感振奋、信心满满。我们将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充分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坚定发展信心、坚持科技创新、勇于转型升级,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民营企业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产业链协同、乡村振兴等领域展现更大作为。”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余德海表示。
  “全会提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这让我们深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结合自身实际,加快智能化改造升级,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管理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力争成为池州乃至皖南地区半导体引线框架的最大供应商,为池州半导体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池州正盛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钟俊东说。去年,该公司半导体引线框架制造项目签约落户池州经开区,建设10条引线框架生产线,进一步延长园区半导体产业链条。
  全会强调,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近年来,我市加快对外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做好“内育外联”文章,聚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23.8亿元,同比增长17.3%。其中,出口总额37.8亿元,增长44.7%;进口总额86亿元,增长8.3% 。“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部署,以外事、外宣、外贸、外资、外经、外运‘六外联动’为抓手,按照‘强平台、育动能、拓合作’路径持续突破,聚力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培育外贸新动能、加大双向投资力度,引导池州优势企业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重点市场,有序推动产能出海,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协同发力,让池州外贸结构更优、韧性更强。”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琳说。
  位于东至县大渡口经开区的安徽兆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高亮度节能LED照明灯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楼宇和园林亮化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等服务。公司凭借丰富的产品线、领先的技术水平和完善的销售网络,已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近年来还频繁亮相国际展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释放的强烈信号,更加坚定了我们企业发展信心。”公司总经理胡博表示,将积极响应政策号召,紧盯国际市场需求,不断推动产品迭代升级,加速“走出去”、抢订单、拓市场,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因企施策稳步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倾力打造贸易便利化的口岸营商环境,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内生发展动力,助力池州外贸高质量发展。”池州海关综合业务一科副科长祁德弘表示。
  全会提出,要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自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池州牢牢抓住这个最大机遇,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与长三角地区各方面交流合作越来越紧密,推动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大家一致表示,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用足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势能,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展现池州更大作为。“我们将充分发挥池州在沪‘科创飞地’平台作用,聚焦池州半导体、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打造池州在沪的研发创新、产业孵化、招才引智和开放交流中心。同时加强区域联动、积极招大引强、推动产业升级,全力以赴汇聚各方资源和力量,深度融入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吸引其他地区的企业投资池州、‘驰骋’长三角。”池州平天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柯毅说。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刘荣华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个最大机遇,以重点融入促等高对接,对标学习沪苏浙,主动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深化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合作,谋划推动一批区域重大事项、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全面促进基础设施硬联通,机制服务软连接,扬“池”所长、形成特色,奋力推进池州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