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24日
守护98位老人的幸福“食”光
□ 记者 秦峰
每天清晨,池州主城区的街巷中总有郑青奔波的身影。她穿梭于农贸市场挑选新鲜食材,转身又扎进“阳光餐厅”的厨房,只为让98位来自不同小区的老人,准时吃上一顿热乎饭。对这些老人而言,郑青不是亲人,却胜似“亲闺女”。
中午11点,贵池区清风街道城北花园小区东门的“阳光餐厅”准时热闹起来。老人们或围坐拉家常,或排队取餐,这里已然成了他们每日翘首以盼的“爱心午餐”据点。
“我一个人住,做一顿吃一天,现在来这儿,每天都能吃到热乎的饭菜!”84岁的方宝琴老人接过餐盘,忍不住称赞,“郑青就是我的亲女儿呀!每餐不到10块钱,这绝对是全池州最实惠的老年食堂!”
这份让老人赞不绝口的“实惠”,藏在明码标价的餐费里:阳光餐厅对70-79周岁老人每餐收8元,80周岁及以上老人仅收7元。“其实背后有政府的暖心支持,我市对这两类老人分别有每天2元、3元的就餐补助,算下来餐厅实际每人每餐收入10元。”城北社区党委书记方纯解释道,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外打拼,“老人吃饭难”成了许多家庭的“心病”。2024年9月开办的“阳光餐厅”,正好帮年轻人卸下了“给老人烧饭送饭”的担子。
阳光餐厅的经营者郑青是青阳县杜村乡五阳村人,她与公益的缘分,始于儿子的一句话。2018年,儿子参加敬老院慰问活动后,跟她念叨起老人们的不易。从那以后,郑青常带着儿子去敬老院帮忙,“帮人的时候,自己心里也跟着暖和”。
2021年,她加入青阳县向日葵爱心公益协会,立志做一粒“饱满的葵花籽”。如今,这份温暖的志向,就落在了阳光餐厅的一日三餐里。
为了让老人吃得舒心,郑青花了不少心思:每天固定“八菜一汤”,菜品不重样,保证两荤四素,外加两个半荤,口味清淡又软烂,适配老人的牙口与肠胃;蔬菜多是家人和邻居种的,肉菜她会亲自去市场挑选。“食材新鲜安全,老人才吃得放心。”郑青说。
郑青的用心,老人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住在天湖御景湾小区的朱杏林老人,虽然离食堂有8公里远,却每天赶来这里就餐。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郑青推出免费送餐服务——兴济小区90多岁的王裕孚夫妇、青峰花园86岁的施月娟老人……每天都能准时收到热气腾腾的饭菜。
看到郑青每天忙前忙后,62岁的方春水主动帮着清扫食堂卫生:“这么好的饭菜,收费又低,小郑肯定不挣钱,我们能搭把手就搭把手。”
没有豪华的装修,没有复杂的菜式,小小的“阳光餐厅”里,一碗热汤、一碟热菜,却装着池城最实在的民生温度。它不仅解决了98位老人的“吃饭难题”,更用郑青的坚守与温情,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多了一份踏实的幸福。
每天清晨,池州主城区的街巷中总有郑青奔波的身影。她穿梭于农贸市场挑选新鲜食材,转身又扎进“阳光餐厅”的厨房,只为让98位来自不同小区的老人,准时吃上一顿热乎饭。对这些老人而言,郑青不是亲人,却胜似“亲闺女”。
中午11点,贵池区清风街道城北花园小区东门的“阳光餐厅”准时热闹起来。老人们或围坐拉家常,或排队取餐,这里已然成了他们每日翘首以盼的“爱心午餐”据点。
“我一个人住,做一顿吃一天,现在来这儿,每天都能吃到热乎的饭菜!”84岁的方宝琴老人接过餐盘,忍不住称赞,“郑青就是我的亲女儿呀!每餐不到10块钱,这绝对是全池州最实惠的老年食堂!”
这份让老人赞不绝口的“实惠”,藏在明码标价的餐费里:阳光餐厅对70-79周岁老人每餐收8元,80周岁及以上老人仅收7元。“其实背后有政府的暖心支持,我市对这两类老人分别有每天2元、3元的就餐补助,算下来餐厅实际每人每餐收入10元。”城北社区党委书记方纯解释道,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外打拼,“老人吃饭难”成了许多家庭的“心病”。2024年9月开办的“阳光餐厅”,正好帮年轻人卸下了“给老人烧饭送饭”的担子。
阳光餐厅的经营者郑青是青阳县杜村乡五阳村人,她与公益的缘分,始于儿子的一句话。2018年,儿子参加敬老院慰问活动后,跟她念叨起老人们的不易。从那以后,郑青常带着儿子去敬老院帮忙,“帮人的时候,自己心里也跟着暖和”。
2021年,她加入青阳县向日葵爱心公益协会,立志做一粒“饱满的葵花籽”。如今,这份温暖的志向,就落在了阳光餐厅的一日三餐里。
为了让老人吃得舒心,郑青花了不少心思:每天固定“八菜一汤”,菜品不重样,保证两荤四素,外加两个半荤,口味清淡又软烂,适配老人的牙口与肠胃;蔬菜多是家人和邻居种的,肉菜她会亲自去市场挑选。“食材新鲜安全,老人才吃得放心。”郑青说。
郑青的用心,老人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住在天湖御景湾小区的朱杏林老人,虽然离食堂有8公里远,却每天赶来这里就餐。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郑青推出免费送餐服务——兴济小区90多岁的王裕孚夫妇、青峰花园86岁的施月娟老人……每天都能准时收到热气腾腾的饭菜。
看到郑青每天忙前忙后,62岁的方春水主动帮着清扫食堂卫生:“这么好的饭菜,收费又低,小郑肯定不挣钱,我们能搭把手就搭把手。”
没有豪华的装修,没有复杂的菜式,小小的“阳光餐厅”里,一碗热汤、一碟热菜,却装着池城最实在的民生温度。它不仅解决了98位老人的“吃饭难题”,更用郑青的坚守与温情,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多了一份踏实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