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3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6月30日
聚焦“引育留用”全链条 厚植创新创业“人才沃土”
  □ 通讯员 赵召明
  近年来,青阳县通过精准引才、精心育才、精确用才等举措,构建起“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生态体系,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精准引才用心留才
  县域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小城青阳,如何吸引、留住人才?制定出台“ 人才贷”政策,高层次人才最高可享500万元纯信用低利率贷款,以“金融活水”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动力;建立县领导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人才服务专员联系高技能人才制度,常态化举办芙蓉湖畔“青”听会,邀请各类人才与县领导面对面交流,及时解决各类人才提出的问题;在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打造“拎包入住”人才公寓,真金白银兑现住房、租房补贴,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设立人才服务专门窗口,安排专员为人才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等全流程服务… …
  为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该县将人才工作置于战略核心位置,坚持“ 政策创新+机制突破”双轮驱动,构建起人才发展的“四梁八柱”。截至目前,该县开展“青英荟聚·阳帆启航”人才青阳行、青阳文旅人才嘉年华活动120余场次,吸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1500名,引进产业领军人才60余人。高规格、高级别举办先进材料与镁合金高级研讨会,连续八年举办非金属矿科技和产业论坛人才交流会,吸引3000余名高层次人才来青研讨交流,促成50余个项目签约。
  人人成才人尽其才
  入职青阳镁铝轻合金企业仅一年,高校毕业生陈洪斌已完全掌握了车间生产流程,并积极参与项目研发。他表示:“选择青阳,是因为这里能让我的专业真正落地!”
  人才既靠引进,也靠培养。为更好地服务镁铝轻合金等主导产业,青阳全力打造“理论+实践”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创新“企业出题、政府搭台、人才解题”协同机制,让人才有用武之地,产业有人才支撑。近几年,全县累计建成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余个,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20余个,累计培养高技能人才3000余人。紧盯产业发展需求,聚焦专业人才队伍不优等难点、堵点,创新开展紧缺人才引进、“政企双聘、政录企用”引才工作,引进专业人才14人,并将3名专业人才安排到企业一线锻炼成长。
  “只有在生产实践中发掘并培养人才,才能不断提高团队成员专业技能,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安徽特种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余宗双表示。
  乡土人才“破土飘香”
  “没有农技专家的指导,这山疙瘩里的黄精哪能变成‘金疙瘩’?”庙前镇文灿家庭农场创办人张文灿指着车间里经古法炮制、身价倍增的九华黄精产品由衷感叹。
  为培养一批“田秀才”“土专家”,青阳实施“新农人”培育工程,开设九华黄精种植、民宿管家等特色培训班,培训新农人4500余人次;引进安徽省农科院专家团队下沉指导,培育200余名农业经营带头人,带动1200名农民“家门口”就业……给乡土人才一个被看见、被激活的舞台,成为该县破解新农人价值实现困局的关键一招。
  为让更多乡土人才破土而出,该县开展乡村振兴人才“满天星”工程,梳理建立包括生产型、经营型、技术服务型等多种类共计1000余人的乡土人才信息库。同时,依托“青阳工匠学院”“田间课堂”等载体,加大对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等乡土人才的培训力度,为乡村振兴添“智”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