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6月26日
我市深挖夏秋茶的市场潜力,加大开发力度,开启茶农增收致富新赛道——
好茶无闲季 香从夏秋来
  □ 记者 张艺楠
  6月18日,芒种已过,仲夏开始。各地春茶采摘早已落下帷幕,然而在贵池区牌楼镇竹溪村的茶园里,却是一派火热景象。绿色的茶垄间,人影穿梭,机器嗡鸣……“春茶过后茶园还这么热闹?”面对记者的疑惑,村民张爱枝解答道:“夏秋茶的采摘这才刚刚开始呢!”
  在竹溪村,过去只采春茶,大量夏秋茶原料被浪费。近两年,在农技人员的悉心宣传和指导下,村民逐渐认识到夏秋茶的价值,茶叶采摘季得以延长。“现在我每天在茶园采摘近6小时,有240元收入。”在张爱枝身后,几名采茶工人正熟练地操作着手持式单人采茶机,机过茶梢,茶叶便齐刷刷“钻进”工人手中的麻袋,不到10分钟,一垄茶叶便高效采摘完毕。村里这片近500亩的茶园,在夏秋季节每天有20余名采茶工劳作。
  夏秋茶卖给谁呢?茶园附近的安徽池杨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朝军给出了答案:“夏秋茶和从前不同了,出口大有市场。工人们采多少,我们就加工多少。”
  走进该公司的生产车间,刚刚采收的夏秋茶鲜叶经过杀青、揉捻、炒制等一系列精细工序,化身为一袋袋色泽碧绿、茶香浓郁的眉茶产品。每天夜间,满载着加工完成的夏秋茶货车启程运往浙江,统一出口到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国家,既满足了国外消费者的需求,也为当地茶农开辟了增收新渠道。
  杨朝军介绍,公司于去年5月专门建立了夏秋茶生产车间,除消化自有茶园的产品外,还积极收购周边农户的夏秋茶鲜叶。“市农科院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从初期的设备选购到后期的茶园管护指导,特别是帮助解决加工厂配套设施的问题,让我们的产业发展有了坚实的后盾。现在提供夏秋茶的农户越来越多,车间机器每天满负荷运转10小时,处理鲜叶高达4万斤。”
  同样是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石台县也探索出因地制宜的“妙招”。6月20日,在丁香镇石泉村的茶叶种植基地,茶农们穿梭其间,熟练地使用专业设备采摘茶叶。今年初春,该茶园在采摘前夕遭遇强冷空气袭击,低温雨雪天气导致春茶产量较往年明显减少。为最大限度挽回茶农损失,当地农技人员迅速行动,在春茶结束后便指导农户加强茶园管理,大力推广夏秋茶机械化采摘,鼓励扩大夏秋茶生产规模,力求实现“以夏补春”。
  “我们重点指导茶农进行合理修剪、科学施肥,并推广有效的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同时,严格执行茶园禁用化学除草剂和化学农药政策,从源头保障全县夏秋茶的产量稳定和品质优良。今年石台夏茶产量有望达到2400吨。”石台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吴传海介绍。
  而在石台县矶滩乡洪墩村,天方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创新步伐走得更远。针对夏秋茶口感相对苦涩、传统利用率低的特性,该公司积极投入研发力量,成功推出夏秋茶酵素、茶酵素饼干、夏秋茶月饼等一系列深加工产品。“这些创新产品不仅显著提高食品中的微量营养素含量,还增加了人体所需益生菌的数量和种类,具有改善人体微生态环境、提升免疫力等多重功效。”天方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郑小平介绍道。
  曾经的“茶闲”时节,如今变成“茶忙”时节。近年来,全市聚焦产业升级,着力培育新型茶叶经营主体,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引资扩产。同时精准发力,为加工企业提供专业咨询和手把手指导,有效解决了从茶园管理到精深加工的一系列难题。2024年,全市茶园夏秋茶产量高达7290吨,产值达5.2亿元,分别占全年茶叶总产量和总产值的53.6%和34.7%。“我们还将抓好技术服务,把夏秋茶知识送到田间地头,确保夏秋茶科学高效生产。同时,广泛宣传发动更多茶企茶农,投入到夏秋茶生产之中,保障今年夏秋茶生产有序开展,为全市茶产业发展提供更强的动力。”市农科院园艺所助理农艺师桂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