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26日
从食品安全到消防安全,再到守护好市民“钱袋子”,我市筑牢全周期民生安全防线,构建起——
一年365天的常态守护

图为贵池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在主城区翠柏农贸市场抽检菜品。
  □ 记者 张艺楠 文/图
  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健全公共安全治理体系,织密公共安全防护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每天早上7点,主城区翠柏农贸市场的快检员吴莉准时来到各大摊位前,采集当天的检测样品。不一会儿,韭菜、芹菜、四季豆等十几种蔬菜样品和鱼肉、猪肉等肉类样品被依次编号,送往二楼快检室进行检测。随着仪器启动,农药残留等多项指标数据开始生成,两个小时内同步至农贸市场的电子公示屏,实现实时“监控”。
  从业8年,即时公布市场食用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信息是吴莉和同事们一年365天都要做的事情。“如果发现快检不合格产品,会按照程序进行复检,复检不合格的就地销毁,并报告给市场监管部门,下架该农户的全部菜品。”吴莉说。为让市民的“菜篮子”拎得更放心,贵池区已建立17个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覆盖主城区各大农贸市场及部分乡镇集贸市场。
  与此同时,贵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安全综合科负责人江酝积和同事们,也深入农贸市场,对肉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细致检查。“我们每年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对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进行例行抽检,最大程度防控风险,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江酝积说。
  “2024年,全市累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0617户次,排查风险隐患13305个,开展下沉暗访59次,检查食品生产企业27家、食品销售单位57家,以‘严’的基调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胡成发介绍,今年我市将持续聚焦肉制品、食用植物油、饮用纯净水、保健食品、食品农产品等重点品类,强化源头治理与过程监管,通过智慧监管手段提升治理效能,促进全市食品安全整体水平提升。“民生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将以全年无休的责任感,守护好群众每天的饮食安全。”胡成发说。
  当食品安全防线持续筑牢,重点场所消防安全也迎来全面升级。4月12日,九华山风景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应急、社保、民政等多部门在九华山风景区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了一场“护老行动”,消防监督员魏少帅蹲下身来检查烟雾报警器,身旁的护工捧着手机记录操作要点。“不仅要教会工作人员使用设备,更要让老人们记住逃生路线。”魏少帅边说边在走廊墙面贴上荧光指示标。这种“理论+实操+定制化改造”的消防安全提升模式,已在全市多家养老机构推广,2024年以来累计整改隐患137处,开展应急演练42场。
  “安全是养老服务的生命线。”九华山风景区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刘冉冉深有感触。去年冬天一次消防演练中,近20位老人仅用3分钟就完成了疏散,这得益于每月开展的“消防安全宣传课”。如今,养老院里不仅配备智能烟感系统,还专门设置防滑扶手、应急呼叫装置等适老化设施,让安全保障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在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另一种“看不见”的安全防护正利用科技手段从源头上遏制犯罪发生。公安部门组织宣讲团深入辖区企业,民辅警结合真实案例,详细剖析了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等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法。民警陈晓燕手持智能反诈教具,为企业员工演示最新诈骗话术破解技巧。“原来骗子的话术有这么多逻辑漏洞!”池州丰林木业有限公司员工李玉发在参加完宣讲活动后感慨道。这种“沉浸式教学+案例解剖”的警企共建模式,已培育出包括李玉发在内的多名“反诈宣传员”,带动辖区企业财务诈骗“零”发案。
  科技赋能反诈工作是当前保护社会安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积极打造“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模式,通过整合数据资源、建立预警拦截系统,精准斩断电诈犯罪的产业链、利益链。2024年,全市电诈案件立案数降幅位居全省第一,电诈警情数、立案数、资金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39.36%、36.88%、48.28%,防控成效显著。市公安局侦查中心副主任洪流表示,下一步将织牢织密“市、县、镇、村”四级防控体系,持续引进新技术、新应用,实现对电诈犯罪的精准反制,切实做到“压发案、降损失”,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暮色四合,主城区翠柏农贸市场的电子公示屏仍在更新当日检测结果;九华山风景区养老服务中心的走廊里,护工正领着老人沿着贴有荧光标识的安全通道散步,反复叮嘱“拐角处要慢走”;池州丰林木业有限公司里,李玉发正往江南集中区企业微信群里推送最新的诈骗案例解析……这些琐碎却温暖的日常,串起了池城民生安全最真实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