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1月15日
聚力绿色发展 加快建设美丽池州
报告摘登
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生态建设由外部约束向内生动力转变。
■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PM2.5平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完成省定目标。
■ 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坚决守牢“三区三线”管控要求,完善常态化监管机制。深入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坚定不移抓好长江大保护。
■ 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实施重点用能单位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支持购买绿证绿电。推进绿色储能示范基地建设,争创国家级“ 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支持市经开区零碳园区试点。
市人大代表、安徽澳洋大岭峡谷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超勤:
过去一年,我市聚焦绿色发展做了许多工作,城乡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我通过多次实地走访,了解到石台富硒产业存在规模小、实力弱、科研能力不足、市场开拓能力不强等短板,硒泉与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度不够等问题。
众所周知,石台县以“富硒”闻名,全境土壤富含硒元素,森林覆盖率达87.6% ,有很高的保护和利用价值。我建议,适时设立硒资源保护与开发专项,纳入财政预算,支持重点富硒地区加强硒资源保护与开发,扶持硒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建设。同时,强化硒产业的关键技术研发,加大对硒资源研究与应用的科技研究保障力度,增加科研投入,以特色生物资源为载体,推进硒产业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们公司正在绿色发展上做出新尝试,在经营上立足自身特色,力求硒泉产业、富硒康养、硒领域科技的协同发展,积极推动相关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出多元产品,努力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市人大代表、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胺车间技术员徐玉银: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我市扎实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百日攻坚行动,高质量整改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7.2% 。 2025年,我市将加大散乱污企业淘汰力度,推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
作为一名来自化工企业的市人大代表,我深刻感受到,从绿色供应链到生产节能减排、数字化转型中,“绿色”始终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强劲动能。然而,部分高耗能企业对低碳环保的认识不到位,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引发的电力市场动向还不够了解。我建议,政府出台鼓励企业购买绿证绿电的政策,推动绿色电力在交易组织、电网调度、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处于优先地位,支持企业利用自有场所建设绿色能源设施。同时,全市重点用能单位应以节能减排为动力,以技术创新为手段,加快推进二氧化碳综合利用项目,促进电—碳市场协同发展。只有让降碳成效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得到体现,企业才会在发展大潮中选择更加高效、循环、低碳、减排的生产方式,形成绿色低碳发展共识。
市人大代表、贵池区林业局党组成员、自然保护地管理科科长陈立志: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我市守好生态底线,主要环境指标改善幅度位居全省前列。2025年,将聚力绿色发展,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生态建设由外部约束向内生动力转变。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近年来,贵池区林业系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林业领域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为切入口,坚决守牢林业生态安全底线。
我市当前林业生态建设资金缺口比较大,林业管护基础较为薄弱,保护林业生态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工作还不到位。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同时也是贵池区林业局的一名工作人员,我将坚持把生态保护工作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围绕系统推进林业生态保护修复,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利用好我市生态资源优势,助推池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更多群众从中享受到生态资源红利。
市政协委员、池州市绿久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小刚:
农业社会化服务在推动农业绿色转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去一年,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建议,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全面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在调研中,我发现我市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完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服务主体能力亟待增强。为此,我建议构建市域一体化农业综合服务大平台,集成信息发布、农资供应、农机调度等功能,利用数智化、网络化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绿色、高效服务。
在推动农业绿色转型的过程中,培育具有绿色发展理念的服务主体至关重要,这些服务主体将成为农业绿色转型的主力军。同时,优化绿色服务内容,发展全托管、订单式等模式,满足多样化需求,确保绿色生产理念贯穿服务全过程。
为了进一步支撑绿色转型,需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我市地形特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深化数字赋能,创新绿色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行业管理,创新体制机制。这些措施将为绿色农业社会化服务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市政协委员、安徽香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俊:
面对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挑战,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共识。在工业清洗领域,我深刻认识到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变的必要性。实践中,我发现高压水射流清洗技术和超声波清洗技术,不仅能有效解决设备结垢问题,还能保护生态环境。但在推广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难题。
首先,绿色清洗技术普及率不高,许多企业仍依赖于传统的、对环境有害的清洗方式。其次,绿色清洗设备的初期投资成本较高,让一些中小企业望而却步。第三,市场上绿色清洗服务标准不一,服务参差不齐,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
基于这些问题,我建议加大智能化清洗设备推广力度。这些设备不仅能提高清洗效率,还能显著降低能耗和污染,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引导企业尤其是重化工企业增强绿色发展理念,使用高效、环保和灵活的超高压清洗系统。
2025年,我们计划新增一批这样的智能化清洗设备,旨在帮助工业企业实现节能降耗、增产增效,推动行业向更绿色、更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转型。
市政协委员、池州得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森: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是绿色生产力。作为一家专注于环保科技的企业,我们更有信心和底气走在绿色转型前列。
过去一年,公司在工业“绿岛”表面处理产业园项目中,为入驻客户提供环保专业技术服务、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服务、安全环保指导等一站式配套服务,让企业看到了绿色转型的实际成效。该项目通过集中式污染治理,实现了污染物统一收集和治理,实现废水废液零排放和固废资源化利用。至今,已有10家优质客户签约入驻产业园,充分证明了绿色发展的市场吸引力和潜力。
我们将继续通过集中管控、治理和利用的方式,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降低污染治理成本和环境风险。
我坚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不仅能够为入驻企业提供全面的环境保护与筹划服务,还能搭建起服务性公共平台,推动行业实现节能环保整体目标。
□ 记者陈淑芬 潘欢欢 张艺楠 王晶晶 综合报道
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生态建设由外部约束向内生动力转变。
■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PM2.5平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完成省定目标。
■ 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坚决守牢“三区三线”管控要求,完善常态化监管机制。深入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坚定不移抓好长江大保护。
■ 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实施重点用能单位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支持购买绿证绿电。推进绿色储能示范基地建设,争创国家级“ 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支持市经开区零碳园区试点。
市人大代表、安徽澳洋大岭峡谷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超勤:
过去一年,我市聚焦绿色发展做了许多工作,城乡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我通过多次实地走访,了解到石台富硒产业存在规模小、实力弱、科研能力不足、市场开拓能力不强等短板,硒泉与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度不够等问题。
众所周知,石台县以“富硒”闻名,全境土壤富含硒元素,森林覆盖率达87.6% ,有很高的保护和利用价值。我建议,适时设立硒资源保护与开发专项,纳入财政预算,支持重点富硒地区加强硒资源保护与开发,扶持硒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建设。同时,强化硒产业的关键技术研发,加大对硒资源研究与应用的科技研究保障力度,增加科研投入,以特色生物资源为载体,推进硒产业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们公司正在绿色发展上做出新尝试,在经营上立足自身特色,力求硒泉产业、富硒康养、硒领域科技的协同发展,积极推动相关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出多元产品,努力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市人大代表、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胺车间技术员徐玉银: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我市扎实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百日攻坚行动,高质量整改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7.2% 。 2025年,我市将加大散乱污企业淘汰力度,推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
作为一名来自化工企业的市人大代表,我深刻感受到,从绿色供应链到生产节能减排、数字化转型中,“绿色”始终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强劲动能。然而,部分高耗能企业对低碳环保的认识不到位,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引发的电力市场动向还不够了解。我建议,政府出台鼓励企业购买绿证绿电的政策,推动绿色电力在交易组织、电网调度、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处于优先地位,支持企业利用自有场所建设绿色能源设施。同时,全市重点用能单位应以节能减排为动力,以技术创新为手段,加快推进二氧化碳综合利用项目,促进电—碳市场协同发展。只有让降碳成效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得到体现,企业才会在发展大潮中选择更加高效、循环、低碳、减排的生产方式,形成绿色低碳发展共识。
市人大代表、贵池区林业局党组成员、自然保护地管理科科长陈立志: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我市守好生态底线,主要环境指标改善幅度位居全省前列。2025年,将聚力绿色发展,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生态建设由外部约束向内生动力转变。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近年来,贵池区林业系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林业领域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为切入口,坚决守牢林业生态安全底线。
我市当前林业生态建设资金缺口比较大,林业管护基础较为薄弱,保护林业生态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工作还不到位。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同时也是贵池区林业局的一名工作人员,我将坚持把生态保护工作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围绕系统推进林业生态保护修复,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利用好我市生态资源优势,助推池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更多群众从中享受到生态资源红利。
市政协委员、池州市绿久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小刚:
农业社会化服务在推动农业绿色转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去一年,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建议,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全面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在调研中,我发现我市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完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服务主体能力亟待增强。为此,我建议构建市域一体化农业综合服务大平台,集成信息发布、农资供应、农机调度等功能,利用数智化、网络化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绿色、高效服务。
在推动农业绿色转型的过程中,培育具有绿色发展理念的服务主体至关重要,这些服务主体将成为农业绿色转型的主力军。同时,优化绿色服务内容,发展全托管、订单式等模式,满足多样化需求,确保绿色生产理念贯穿服务全过程。
为了进一步支撑绿色转型,需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我市地形特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深化数字赋能,创新绿色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行业管理,创新体制机制。这些措施将为绿色农业社会化服务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市政协委员、安徽香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俊:
面对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挑战,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共识。在工业清洗领域,我深刻认识到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变的必要性。实践中,我发现高压水射流清洗技术和超声波清洗技术,不仅能有效解决设备结垢问题,还能保护生态环境。但在推广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难题。
首先,绿色清洗技术普及率不高,许多企业仍依赖于传统的、对环境有害的清洗方式。其次,绿色清洗设备的初期投资成本较高,让一些中小企业望而却步。第三,市场上绿色清洗服务标准不一,服务参差不齐,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
基于这些问题,我建议加大智能化清洗设备推广力度。这些设备不仅能提高清洗效率,还能显著降低能耗和污染,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引导企业尤其是重化工企业增强绿色发展理念,使用高效、环保和灵活的超高压清洗系统。
2025年,我们计划新增一批这样的智能化清洗设备,旨在帮助工业企业实现节能降耗、增产增效,推动行业向更绿色、更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转型。
市政协委员、池州得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森: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是绿色生产力。作为一家专注于环保科技的企业,我们更有信心和底气走在绿色转型前列。
过去一年,公司在工业“绿岛”表面处理产业园项目中,为入驻客户提供环保专业技术服务、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服务、安全环保指导等一站式配套服务,让企业看到了绿色转型的实际成效。该项目通过集中式污染治理,实现了污染物统一收集和治理,实现废水废液零排放和固废资源化利用。至今,已有10家优质客户签约入驻产业园,充分证明了绿色发展的市场吸引力和潜力。
我们将继续通过集中管控、治理和利用的方式,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降低污染治理成本和环境风险。
我坚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不仅能够为入驻企业提供全面的环境保护与筹划服务,还能搭建起服务性公共平台,推动行业实现节能环保整体目标。
□ 记者陈淑芬 潘欢欢 张艺楠 王晶晶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