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3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5日
中共江南特委领导人倪南山在石台的革命故事
  □ 通讯员 黄家齐
  倪南山将军(1911-1989),原名倪家盛,1911年出生于潜山县彭家河,两岁时随父母迁居至秋浦县高山乡太平村(今东至县洋湖镇北山村),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89年,因病在江西南昌逝世。
  飞来横祸出逃家乡
  1930 年,倪南山的父亲倪袖如、母亲凌大妹先后病故,倪南山兄弟三人住在三间茅草屋里相依为命。他们拼命开荒垦地,年复一年向地主交租、向官府缴费,但还是糠菜兼半勉强度日。1934年,江南大旱,3个多月未下一滴雨,河塘干涸,禾苗枯萎。倪家兄弟在家对面的一座高山上开垦了一些山地,种上了玉米,山上雾气浓,适应玉米生长,喜获丰收。
  祸事就在这时悄悄降临到他们头上。地主豪绅上门催租逼债,保甲长们派捐要税,还有一帮土匪趁火打劫。一天晚上,忽然村外有爆竹炸响,这是土匪绑票、催票的信号。当晚,倪家的门缝里塞进了一张纸条,写着限三天交出银元若干,否则将老二倪南山拉去活埋。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横祸,全家人一筹莫展。为了活命,倪南山当天晚上带着满腔怒火离开了家。土匪抓不到老二,气得哇哇叫,把倪家老大抓去捆绑吊打,通过灌辣椒水、用香火烫,逼问老二去向,得到的只有“不知道”三个字。土匪们将倪家老大折磨得奄奄一息,后来还是乡人筹钱托保才将他放出来。
  惩凶除恶名声大振
  那天晚上,倪南山离开家后,连夜赶到离家十来华里的小河镇九步村马屋施的亲戚王金普家躲避。九步村早在1932年初就成立了石台县境内较早的中共九步岭支部,马屋施所在的九步岭村和相邻的赉田村的农民团是当年贵秋东边区举行九·二〇暴动的主要力量,马屋施是暴动中心之一。因这里党组织建立较早,所以群众革命基础一直比较稳固。倪南山在马屋施避难的1934年秋,正值中共皖赣特委领导苏区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当时马屋施及周边的东庄、赉田等地在皖赣特委的领导下,进行了分田分地运动。
  倪南山受农民运动的影响,在共产党秘密组织的引导下,联系一些苦大仇深的穷乡亲,以红军的名义在马屋施独自拉起了一支队伍,活动在贵秋东一带,专门惩治那些恶贯满盈的作恶者。此后,倪南山名声大振,经常摸回本村警告和惩治那些作恶分子,当地反动势力惶惶不安,恨得咬牙切齿,保甲长们多次带领伪军警人员捉拿他,每次都因得到穷苦百姓的通风报信而脱险。
  常打胜仗深受爱戴
  1935年初,倪南山率队与方志敏领导的北上抗日先遣队留在贵秋东的红军队伍取得联系,正式接受红军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训练。1935年4月,倪南山经黄炳炎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1935年7月至1936年1月底,倪南山在马屋施工作和战斗期间,担任中共江南特委委员和江南特区苏维埃政府肃反委员会主席等职务。
  倪南山对马屋施周围的地形非常熟悉,特委每次根据敌情研究制定作战计划时,他都能提出切合实际的方案,因此,部队经常打胜仗,迅速扩大了红色根据地范围。在作战中,他勇猛顽强、指挥果断,深得部队官兵拥戴。在土地改革中,他认真落实特委的土地改革政策,实行土地还家,夺回一切劳动果实。将地主恶霸豪绅抓起来,收缴他们的枪支弹药等杀人武器,没收地主全部财产,焚烧田契、借据。对于叛徒、特务和一直与人民为敌的罪大恶极的反动分子,经特委和苏维埃政府批准并召开公判大会后,他把他们押送到一个离马屋施村子不远处的山洼里亲手处决。后来,人们就一直把这个山洼叫做杀人洼。
  提起笔来学写字
  1935年8月底,设在马屋施的红军学校又一期培训班开课了,学员都是来自各县区、各游击队的骨干分子。特委书记周成龙见倪南山不识字,就说:“南山呐,干革命没有文化可不行,你也参加这期培训班,顺便学点文化,将来用处很大。”倪南山缠住周成龙不放,嚷嚷着:“求你放过我,别让我遭这份罪,我情愿去坐牢,比在这里学写字都好受!”周成龙板着脸说:“除了学习军事和有关政策法规之外,给你另加一项任务,你每天必须会认会写十个字,我来验收!”见周成龙不同意,他才苦笑着点点头。
  倪南山认为自己实在不是念书的料,手掌又宽又厚,手指伸出来像五根小柱子,握惯了锄头杆子和枪杆子,笔杆子握在手里,总觉得空落落的,怎么着都不听使唤,有力无处使。刚开始,他在学写自己的“倪”姓时,拿毛笔的手总是发抖,一个单人旁还没写顺,草稿纸就用了好几张,弄得他额头、手心、手背全是汗,墨汁糊满了粗大的手指和胡子拉碴的脸。
  倪南山一边在心里暗骂周书记怎么这样折磨他,一边又只好起五更睡半夜地拼命学写字,总算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务。可是,早餐两碗稀饭下肚,第一天学写的十个字忘得精光。早饭后,周成龙验收时,见他把“倪”字写分了家,哈哈大笑,“好哇!人兒?人民的兒子嘛,这个姓好!”倪南山嘀咕道:“我这姓也太奇怪了,吃里扒外,人家写时它就高兴,露牙朝天笑,我自己写它,它就不高兴,紧紧闭住嘴。哎,姓什么不好?难写死了!”
  周成龙笑过之后,叫来了江小妹,她是江南特委委员,特委妇女部部长,当时不满20周岁,一副英姿飒爽的模样。从前,江小妹是目不识丁的童养媳,上次进马屋施红军学校培训时,她识字很有办法,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能认一千多个汉字。周成龙当着江小妹的面对倪南山说:“你俩都是特委委员,交给你俩一个任务,她教你识字,你教她枪法,两不相欠,学费互免,好吧?”倪南山不服气地低声道:“好个鬼,年纪比我小一大截,又是个女的,还想做我师傅!”嘴上虽然骂骂咧咧,师傅也从没叫上一声,但倪南山这回动真格了,几个口袋装得鼓鼓的,全是师傅给他的“图文并茂”的识字卡片,一有空,他就练习写字,毛笔不好使,就干脆拿木棒在地上写写画画。一段时间下来,倪南山能超额完成任务了,他高兴地说:“嘿嘿,荒地里也能种出好货来!”江小妹的进步更是惊人,她是左撇子,但悟性极好,又得到了倪南山的“真传”,她不仅拔枪快还能百发百中,很快,她又学会了右手打枪,成为“双枪女侠”。倪南山这时见人便自豪地说:“江小妹的枪法是我教的,她现在打枪可以做我的师傅了!”
  枪林弹雨中英勇战斗
  1936年1月底,倪南山离开用鲜血开辟的马屋施红色根据地,随部队转战高山等地,任江南红军独立营特派员;6月初,独立营几经周转后到达了江西的鄣公山,同皖浙赣省委接上了关系,改编为红军第五游击大队,在江西婺源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在婺源境内的一次战斗中,倪南山的大哥倪家信在突围中牺牲,倪南山被敌人的冲锋枪打中了左膀,他忍着中弹的剧痛,用米袋绑扎伤口。
  倪南山伤愈后留下做地方工作,担任休(宁)婺(源)中心区委书记兼石屋坑区委书记。1936年8月底,倪南山受时任中共皖浙赣省委委员、皖赣特委书记王丰庆委派,带着3名短枪队员和区团委书记张开太及交通员,去休宁县南乡开展工作,不幸被敌人埋伏,倪南山等人与敌人周旋后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出了包围圈,又一次死里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