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5日
丁香镇:老年大学让“夕阳”更绚烂
□ 通讯员 徐敏可 江雪飞
隆冬时节,家住石台县城的李慧清搭乘公交车来到丁香镇丁香村文化广场,为在此等候的“老朋友们”教授太极扇课程。学员们在李老师的带领下,跟随音乐节奏,每一个招式都透露出专注与认真。
每周两节课,李慧清风雨无阻。“我今年59岁了,还能在‘大学’里当老师,这个机会可得珍惜。”李慧清笑着说。李慧清口中的“大学”是丁香镇(村)老年大学,这是该县唯一一所开在镇上的“省级示范校”。
近年来,丁香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通过整合闲置校舍、农家书屋、乡村大舞台等资源,把老年大学办在村民家门口。“不能‘富了口袋、穷了脑袋’,要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丁香镇(村)老年大学负责人刘心伟说。
2020年12月,丁香镇(村)老年大学顺利开班,在县老年大学学习两年的李慧清得知有乡镇学校招老师,便主动报名。“我很喜欢这份工作,每次看到学员们学会了一个新动作,我都很开心。教学生的同时,我也能得到了提升。”李慧清说。
除了太极拳、民歌、舞蹈等专业课,丁香镇(村)老年大学还开设了党史学习教育、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消防安全等课程,满足老年学员多样化需求。在村民们口口相传中,该校学员从最初的40人增加到现在的140人。
68岁的李孟发是丁香供销社的退休职工,自丁香镇(村)老年大学成立以来,他就报名参加了太极拳班和民歌班。他告诉笔者:“我七年前做过心脏搭桥手术,一运动就喘气,也尝试跟着网上的视频学习打太极,但就是学不会。李老师来教我们后,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讲解,我学得快多了,还带动我爱人一块来锻炼。”72岁的王劲松是该校的“全勤学员”,参加了所有课程的学习。从太极剑、小品到响扇,都学得津津有味,吹拉弹唱样样能来。掌握了“十八般技艺”后,王劲松毛遂自荐:“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当老师,将所学技能传授给其他有兴趣的村民。”
老年大学不仅是一个学习场所,更是一个展示自我、交流情感的平台。今年以来,丁香镇(村)老年大学坚持“教、学、乐、为”一体推进,多维度搭建平台,引导老年学员走向社会、服务基层,参与库山农耕文化节、“村BA”、庆“七一”等活动,参加文艺表演活动20场次。
隆冬时节,家住石台县城的李慧清搭乘公交车来到丁香镇丁香村文化广场,为在此等候的“老朋友们”教授太极扇课程。学员们在李老师的带领下,跟随音乐节奏,每一个招式都透露出专注与认真。
每周两节课,李慧清风雨无阻。“我今年59岁了,还能在‘大学’里当老师,这个机会可得珍惜。”李慧清笑着说。李慧清口中的“大学”是丁香镇(村)老年大学,这是该县唯一一所开在镇上的“省级示范校”。
近年来,丁香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通过整合闲置校舍、农家书屋、乡村大舞台等资源,把老年大学办在村民家门口。“不能‘富了口袋、穷了脑袋’,要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丁香镇(村)老年大学负责人刘心伟说。
2020年12月,丁香镇(村)老年大学顺利开班,在县老年大学学习两年的李慧清得知有乡镇学校招老师,便主动报名。“我很喜欢这份工作,每次看到学员们学会了一个新动作,我都很开心。教学生的同时,我也能得到了提升。”李慧清说。
除了太极拳、民歌、舞蹈等专业课,丁香镇(村)老年大学还开设了党史学习教育、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消防安全等课程,满足老年学员多样化需求。在村民们口口相传中,该校学员从最初的40人增加到现在的140人。
68岁的李孟发是丁香供销社的退休职工,自丁香镇(村)老年大学成立以来,他就报名参加了太极拳班和民歌班。他告诉笔者:“我七年前做过心脏搭桥手术,一运动就喘气,也尝试跟着网上的视频学习打太极,但就是学不会。李老师来教我们后,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讲解,我学得快多了,还带动我爱人一块来锻炼。”72岁的王劲松是该校的“全勤学员”,参加了所有课程的学习。从太极剑、小品到响扇,都学得津津有味,吹拉弹唱样样能来。掌握了“十八般技艺”后,王劲松毛遂自荐:“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当老师,将所学技能传授给其他有兴趣的村民。”
老年大学不仅是一个学习场所,更是一个展示自我、交流情感的平台。今年以来,丁香镇(村)老年大学坚持“教、学、乐、为”一体推进,多维度搭建平台,引导老年学员走向社会、服务基层,参与库山农耕文化节、“村BA”、庆“七一”等活动,参加文艺表演活动20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