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7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03日
仰望纳木错的星空
古红香
  为了和我共进晚餐,黑白颠倒的他几次艰难地睁开眼睛,费了一番努力之后终于醒来。晚餐之后稍事休息。事毕,他坐在电脑前的沙发上,我小鸟依人般坐进他宽大的怀里。他开始给我讲明朝的历史,讲明成祖朱棣的大明王朝……突然,电脑的屏保跳出一幅画,他问:你知道这幅画吗?我定睛看了一眼,说,是梵高的《星空》吧!他说,是。又问,你看见了什么?哈哈,这是我最擅长的,很像解读欧卡牌呢……他继续问,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在我生命甜蜜、美好的时刻我想到了已经离开了人世的艳姐,以及她曾经充满无限向往地跟我说起的“纳木错的星空”。
  二〇一六年七月二十三日晚上,我同学的丈夫(援藏干部)发喜说,他几个朋友的家属也来拉萨探亲了,他们准备次日开车去纳木错,一共去三辆车,特邀艳姐和我同去。在西藏、自驾游、去纳木错。这些字眼当时特别地诱惑我俩,这是行程里意外的惊喜。我们欣然接受了邀请。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湖面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公里,南北宽30多公里,面积约1920平方公里“纳木错”在藏语中是“天湖”之意。它的东南部是直插云霄、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侧依偎着和缓连绵的高原丘陵,广阔的草原绕湖四周,天湖像一面巨大的宝镜,镶嵌在藏北的草原上。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呈天蓝色。
  第二天早晨七点,艳姐、我同学秀和我同乘一辆奔驰车朝着纳木错狂奔而去。从拉萨出发,沿青藏公路向东北方向行驶,到纳木错单程约450公里。午饭在那曲一家安徽池州老乡开的饭店里吃的,到达纳木错景区大门已是中午。一路随着海拔上升,车上有人已经出现高原反应,同学秀也出现了轻度的不适。安抚好秀之后,艳姐和我兴致勃勃地观赏着车窗外一一掠过的雪山、草地、羊群、湖水,乃至藏民和他们的孩子们,每一样都能令我们新奇一阵、欣喜一番。我们打开眼耳鼻舌身意,唤醒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从感官到心灵伸出无数的触角,完完全全、仔仔细细地接纳、感受和欣赏大自然赐予人类关于美好的恩惠。一个弱小的如蝼蚁般的生命,能够在如此高寒、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并代代繁衍、生生不息,这不能不说是生命的奇迹!因此,在我看来,每一位藏民都是一个伟大的存在,他们是整个人类的奇迹。面对他们,我心生敬畏!
  汽车驶进纳木错的景区后,我们以为会放慢车速,一路慢慢地欣赏四周的景色,甚至会随时在一个观景台停留片刻,让我们下车感受自然的美,呼吸一点稀薄的空气,拍几张高原美丽的风光。其实不然——三辆车居然一口气开到了当日的目的地:纳木错的湖边!一路上,看着那些应接不暇的、绝美的高原风光从眼皮底下一晃而过,心中泛起阵阵惋惜,令艳姐和我急得只能面面相觑、暗自叹息。毕竟是发喜的朋友在开车,且往返十多个小时,他们着急忙慌地赶时间、赶路程,要把今天的流程顺利地完成,搭乘“顺风车”的我们又怎么好意思开口喊“停车”呢!可是,纳木错这样的地方,很可能一生只来一次的,如此美轮美奂,如果不能一饱眼福,只是走马观花似的匆匆而过,是多么遗憾啊!
  到了湖边,所有的遗憾烟消云散。我们努力地控制着心绪,不让自己因为激动而缺氧。可是,心绪哪有那么好控制的呢!好想瞬间把自己变成一只飞鸟,静默时伫立水边,奋起时掠过草原,闲情时张开翅膀贴着湖面优雅地飞舞,或奋进时振翅飞向雪山、冲上云霄。海拔4718米的高度让我们不敢快速奔跑,心里满满的欢喜被完完整整地压着,不敢欢呼,而是模仿牦牛那样缓慢地、轻描淡写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在湖边的草地上,加快几步便会喘息声连连。
  走到临水处,我们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我情不自禁地面朝圣湖,双手合十,面对满满一湖的波光粼粼虔诚祈祷。撩一指湖水,轻点额心,圣洁如哈达缠绕在身,随风飞舞。如果可以,真想融进湖水,四季同雪山作伴,抬头看蓝天白云,侧耳听风声雨声,夜晚来临的时候仰望世上最美的星空……来自自然的风声鸟鸣是人世间最美的天籁。那一刻,我听得真真切切、如醉如痴。我们迫不及待地拿出相机,摆出各种欢快的姿势,或跳跃、或漫步、或回眸、或手舞足蹈,更换不同色彩、款式的衣服,我们要把最美的自己留给圣湖纳木错,要把生命重要的时刻定格。
  沉醉于湖边的我们被同伴们催促着上了车,真不想离开!艳姐和我都有点后悔,不该被“自驾游”诱惑,应该坚持我们的“自由行”,那样我们就可以有多一些的时间停留在湖边,可以在沿途多次停留、下车观景,甚至,我们还可以住上一夜,仰望纳木错的星空!回来之后,艳姐跟我多次提到“纳木错的星空”,都快成了一个心结了。两年之后,我的一位好友去了纳木错,发来视频,我转发给艳姐,她居然又说:“但愿他能看见纳木错的星空!”我不敢跟艳姐承诺再陪她去一趟纳木错,但我心里默默记着:但凡有机会,我会再去纳木错,正式地观赏一次纳木错的星空。因为,我原本就是在池州星空下长大的女孩!
  遗憾归遗憾,我们心里还是特别感恩那天载我们去纳木错的朋友们。是他们在遥远的西藏给了我们回归故乡般的温暖,他们的热情和关心让我们无忧无惧地行走在这片人迹罕至的、广袤的高原上。故乡在我的词典里不再只是地图上的某个点,行政划分上的某个县,甚至不再是坐落在山脚下的某个村庄。有时候,一道老家风味的菜、一句地道的乡音、一杯来自故乡的绿茶都能在某个瞬间让我回归故乡。三十多年以来,故乡一直扎根在我心灵的深处陪伴着我四处行走!不论我行多远、走多久,心中的导航仪都会适时地、一次次地引领我回归,就像我的脚底已生出了根须,牢牢地、深深地扎进了池州的泥土中。
  经过五个小时的颠簸,我们返回到拉萨,等待我们的是香气四溢、油亮金黄的烤全羊。酒足饭饱之后,我们一群人围着篝火学着藏族同胞们的样子跳起了锅庄舞。舞蹈中,我看见秀的脸上漾起欢快的红晕,一个经历了生活严峻的考验之后的中年女人,还能如此欢快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仿佛看见了当年那个个头不高、皮肤光滑、留着短发的小女生,心里默默地祝福她和她的家人此后安好,扎西得嘞!
  从西藏返回日常的现实生活后,艳姐和我常常相约,我们之间总有聊不完的话题。痛心的是,四年后,艳姐因胰腺癌而离世!令我此生再无机会陪同她去探寻“纳木错的星空”!时空转换,弹指一挥间,很多人事物都换了面目,昔日不在!
  是啊,身边的人总是潮水般来了又去。这是生命的常态。他说,人类的历史不就是这样重演的吗?只是扮演角色的演员换了,故事一直在流传。
  所以,此刻我身边的你,最终也会离开我的?我仰起脸,问他。
  他看着我,假装平静、一字一顿地说:我想,我是你大浪淘沙后沉淀在岸边的一块金子。能不能把我带走,要看你有多大的力气了。
  自恋!我娇嗔道。他忍不住大笑起来。聚焦当下,珍惜拥有!他说。
  我把耳朵贴近他心脏的位置,说,此时此刻,我听到了您心跳的声音。

  古红香,鲁迅文学院首届煤矿作家高研班学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曾在《阳光》《中国煤炭报》等刊物发表诗歌、散文,出版文学作品集《纤纤兰花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