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8日
“救”在身边 为爱守护
□ 记者 陈淑芬 通讯员 汪华
“此次捐赠的AED设备,将及时配置到全市20所学校,进一步提升各校应急救援能力,为校园安全增添一道坚实的保障。”近日,一场充满爱心与温暖的捐赠仪式及AED技能培训在池州市第十六中学举行,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刘茂华代表受赠学校表达真挚的谢意。
这一切源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一份提案——《关于加强普及市民急救意识和技能的建议》,市政协委员、安徽士邦医疗器械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丁邦平是这份提案的主要发起人,亦是此次AED设备的捐赠者。
“普及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需要政府、社会、民众长期的支持与努力,有关部门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改变民众的观念、提高他们救人自救能力。”提案中,丁邦平围绕普及急救知识、加强应急能力培训提出的意见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该提案也被列为重点提案,交市卫生健康委主办,市教育和体育局、市红十字会、市总工会、团市委等相关部门认真研究,积极推进。
市红十字会联合市120急救中心主动向市城区及周边12所中学、18所小学普及宣传防护自救知识,建立应急救护培训师资库,贵池区社区博爱家园、九华山红十字救护站、石台县村红十字博爱卫生站和博爱家园4个项目建成投用;市总工会累计组织近2万余名企业职工线上观看急救知识授课视频,868家企事业单位和6.8万名职工参与“安康杯”竞赛,在主城区50多个工会驿站配备除颤仪;团市委组织各级团组织、青年代表、青年医护人员开展急救知识宣传200余场次……一系列扎扎实实的举措,有效推动全市公共应急救护能力不断提升。
“市急救中心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各县区也将建立急救分中心,逐步打造以急救中心为主体,二级以上医院为支撑,各乡镇(街道)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急救站(点)为补充的市、县、乡三级全方位急救服务体系。”市卫生健康委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我市已有急救站(点)36个,取得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33人。红十字救护员赵清华车祸现场救人、吴国新施救中暑市民、王安英“黄金四分钟”生死救援等多起成功救人案例将温暖播撒到池州的每个角落,“‘救’在身边”正稳步推进。
“此次捐赠的AED设备,将及时配置到全市20所学校,进一步提升各校应急救援能力,为校园安全增添一道坚实的保障。”近日,一场充满爱心与温暖的捐赠仪式及AED技能培训在池州市第十六中学举行,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刘茂华代表受赠学校表达真挚的谢意。
这一切源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一份提案——《关于加强普及市民急救意识和技能的建议》,市政协委员、安徽士邦医疗器械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丁邦平是这份提案的主要发起人,亦是此次AED设备的捐赠者。
“普及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需要政府、社会、民众长期的支持与努力,有关部门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改变民众的观念、提高他们救人自救能力。”提案中,丁邦平围绕普及急救知识、加强应急能力培训提出的意见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该提案也被列为重点提案,交市卫生健康委主办,市教育和体育局、市红十字会、市总工会、团市委等相关部门认真研究,积极推进。
市红十字会联合市120急救中心主动向市城区及周边12所中学、18所小学普及宣传防护自救知识,建立应急救护培训师资库,贵池区社区博爱家园、九华山红十字救护站、石台县村红十字博爱卫生站和博爱家园4个项目建成投用;市总工会累计组织近2万余名企业职工线上观看急救知识授课视频,868家企事业单位和6.8万名职工参与“安康杯”竞赛,在主城区50多个工会驿站配备除颤仪;团市委组织各级团组织、青年代表、青年医护人员开展急救知识宣传200余场次……一系列扎扎实实的举措,有效推动全市公共应急救护能力不断提升。
“市急救中心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各县区也将建立急救分中心,逐步打造以急救中心为主体,二级以上医院为支撑,各乡镇(街道)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急救站(点)为补充的市、县、乡三级全方位急救服务体系。”市卫生健康委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我市已有急救站(点)36个,取得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33人。红十字救护员赵清华车祸现场救人、吴国新施救中暑市民、王安英“黄金四分钟”生死救援等多起成功救人案例将温暖播撒到池州的每个角落,“‘救’在身边”正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