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8月21日
他们是“近邻”,也是养老护理员,怀揣一份热心,扛起一份责任,往返于农村困难老人家中——
“近邻”牵挂 养老更安心
  □ 记者 陆寒芳
  “必胜村刘根水老伴头发长了,该理了。”8月3日一大早,贵池区梅村镇新村社区居民曹芙蓉提醒老伴郑丹友,他们夫妇俩都是梅村片区的养老护理员,负责照料周边16名低保老人和39名特困老人。
  需要理发的是81岁的甘金秀,8年前因脑梗导致下肢无力。当天下午,一到刘根水家,曹芙蓉、郑丹友便进房间合力将甘金秀抱进轮椅推到堂厅,随后拿出工具开始为老人理发。“护理员岗前培训时学了点,跟专业的没法比,不过大多数老人要求不高,看得过去就行。”曹芙蓉边剪边笑着说。
  没过一会儿,看着镜子里清爽的发型,甘金秀笑了。郑丹友也没闲着,扫地、擦桌子,听刘根水说吃了药还是感觉头晕,又立即查看药品说明书……“他们经常来给老伴剪剪指甲、理理发,帮我扫扫抹抹。我今年80岁了,照顾她已经力不从心,他们来,我很高兴。”刘根水告诉记者。
  截至2023年底,我市常住老年人口33.3万人,其中农村老年人口17.75万人,且高龄、独居、留守老年人众多。
  近年来,针对农村家庭呈现规模小型化、居住分散化、赡养功能弱化等趋势,我市加大农村老人居家养老政策支持,在不断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的同时,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集体互助、家庭尽责,发挥“近邻”“熟人”优势,建立农村养老护理员队伍,将居家养老服务延伸至60岁及以上低保和分散特困人员,让他们不出村、不离乡就能安稳养老。
  去年8月,曹芙蓉加入养老护理员队伍,没干多久,她便喜欢上了这份工作,还说服闲在家的郑丹友一起干。梅村镇多山多水,村民居住分散。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夫妻俩常常一起骑着摩托车上门探视服务老人。刚开始从事这份工作,经常听到各种质疑和不认同的声音,郑丹友也曾打过退堂鼓:“每月工资还不够油费、话费,没干头!”但曹芙蓉毅然坚持:“一个月确实没多少钱,但我就当做善事,既能帮帮这些老人,自己心里也高兴。我俩60多岁了,以后也需要别人来照顾。”一年来,曹芙蓉夫妇搭档,分工有序,保持每月上门252次、电话慰问156次。去年年底,郑丹友还因工作表现好获得奖励。
  像曹芙蓉夫妇这样的农村居家养老护理员,目前全市有560名,负责照看5930名农村低保、特困老人,有力支撑了我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可持续发展。“我们坚持就近原则,引导和支持农村低龄老人、留守妇女加入养老护理员队伍,并从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中开发互帮互助公益性岗位,照料农村独居老人。”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洪丹介绍,养老护理员会根据老人需求,提供生活照料、健康护理、卫生清洁等服务,及时解决困难老人日常生活中面临的迫切需求。
  今年3月19日,正在吃晚饭的贵池区梅街镇刘街社区居民殷永生,突然腹痛难忍,身边没有亲人的他立即联系社区养老护理员郑小红。接到求助电话后,郑小红迅速将其送往医院,直到把老人一切安顿好才放心回家。“以前小病小痛我都是扛着拖着,那天幸好有她,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殷永生说。
  今年72岁的殷永生常年在外务工,直到4年前才回乡养老。即使独居,老人也将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屋子收拾得干净整洁。“现在党的政策好,我平时吃药、生病住院,自费部分都很少。对我来说,关心比什么都重要!”殷永生由衷地说。去年9月开始,郑小红作为养老护理员,每周两次上门探视,给老人的晚年生活带去一些慰藉。“虽然一个人过惯了,但经常有人来家里跟我聊聊天,心里还是挺高兴的。现在,小红就跟家人一样,我有什么事第一时间就想到她。”
  郑小红告诉记者,她之前做扶贫工作时,与村里的困难老人打交道多,发现不少老人不论是生活上还是心理上都需要人关心。“村里介绍我做这份工作时,我很乐意,也希望通过这份工作,为这些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的晚年过得更幸福。”郑小红说。
  为有效保障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市民政部门一方面通过定期培训、技能竞赛等方式,提高养老护理员职业道德和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建立严格监督考核机制,对护理员服务质量进行全程跟踪和评估。池州市福康通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贵池区项目负责人唐亭亭表示,农村养老护理员面对的是低保、特困老人,需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否则很难坚持下来,这是他们选聘片区养老护理员的重要标准。
  帮老人取钱、拿快递、修家电……贵池区棠溪镇石门村村民程维新是村里有名的“热心肠”。“人老了不容易,我能帮就帮点,都是举手之劳。”程维新说。他对家务活样样精通,也因此被村里推荐兼任养老护理员,负责照看4个村民组的11位特困老人。89岁的方云赐一生未婚,晚年疾病缠身,一直和侄子方经武生活。“我现在一个人,平时既要照顾母亲和叔叔,还得忙着打零工挣钱。现在程维新常来看我叔叔,我在外做事安心多了。”方经武说。
  平时常走动,遇事帮把手,养老护理员让农村困难老人居家养老更安心。“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同时也鼓励更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共同兜牢‘老有所养’底线。”洪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