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8月05日
村里来了“小老师”
  记者 潘欢欢
  “老师,这一道数学题我不会,该怎么写呀?”7月23日,在青阳县蓉城镇新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坐在前排的章睿举起了小手,急切地向“小老师”徐越求助。
  今年19岁的徐越是安庆师范大学大二学生,今年放暑假刚回到家乡,就看到村里发布的“招募令”,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加入志愿者团队,陪孩子们过一个快乐的假期,我感到非常开心。”徐越说,每逢假期,她都要回家为村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但当“老师”是头一回。刚来上课时,她有点紧张,但看到30多双渴求知识的眼神,她鼓起勇气走进课堂,随着时间推移,她悬着的心慢慢放下了,真切体会到了做老师的意义。
  在新中村,还有5名大学生志愿者像徐越一样当起“小老师”。他们主动放弃假期时间,走进村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农家书屋、科普活动室等活动场所,为孩子们提供作业辅导、安全教育、科普知识宣传、体育锻炼、音乐舞蹈培训等特色志愿服务。
  村里来了“小老师”,有村妇联主席吴敏敏的功劳。平时在村里走访时,吴敏敏了解到村里不少家庭存在‘看护难’问题。去年,在吴敏敏的推动下,该村依托返乡大学生、驻村工作队等人力资源,首次举办“花香情浓,爱在新中”暑期爱心托管班,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今年是该村第二次举办暑期爱心托管班,如何吸引更多小朋友?“我们通过微信群、公众号、公示栏等进行广泛宣传,让需要托管孩子的家长都能了解到开班信息,努力把家长们的‘操心事’变成‘暖心事’。”吴敏敏说。
  大学生能带好孩子吗?“小老师”能给他们上好课吗?小朋友们给出了有力答案。“我们既能学到丰富的知识,还能感受到满满的爱。”只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在这里学习的江心悦就成了“小老师”的“粉丝”。课间活动时间,孩子们还把“小老师”团团围住,和他们嬉戏玩耍。
  “把孩子交给大学生带,我们非常放心。”家长沈新明说,“这些大学生比我们有知识有文化,能拓宽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们的暑假生活,真心希望托管班能够持续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