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3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7月02日
小土鸡做成大产业

  □ 通讯员 王兆

  这段时间,东至县泥溪镇朱村村村民余结元一下子忙碌起来,投饲料、喂水、消毒,成为他每天的“规定动作”。

  “打了一辈子工,现在自己也当‘老板’了,非常开心。”今年60岁的余结元停下手中的活,笑着告诉笔者:“这是我的皖南土鸡养殖基地,一共两个鸡棚,养了10000只母鸡,目前鸡龄在50天左右,前期在公司做好相关防疫后送到我这里才10多天,养到8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上市销售了。”

  由于刚到基地,这批鸡苗还不太适应这里的环境,现在每天余结元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训鸡”。

  “每天到了一定时间,敲下锣,鸡一听到锣声,就明白要进食了。”余结元说,再过一个星期时间,等鸡苗适应环境后,就可以进行散养。同时,经过训练,傍晚时分鸡就会入棚进食、休息。

  从未从事过养殖行业的余结元,为何敢“冒风险”养殖皖南土鸡呢?

  “跟公司签订了协议,他们有详细的操作流程,每天喂几次饲料、喂多少水、怎么消毒等,都有‘说明书’。而且,每个基地有一名技术员负责对接联系,遇到养殖方面的任何问题,只要一个电话,技术员就及时赶到快速解决。”余结元介绍道。

  余结元口中的“公司”,全称为池州市碗菜田园供应链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碗菜田园”),位于泥溪现代农业品创园,依托订单模式运营,以委托代养的形式与东至县皖南土鸡养殖大户以及村集体进行合作。

  “目前,公司已建和在建的基地共55个,今年计划建设102个基地,每个基地养殖数量在10000至30000只不等,具体数量主要根据我们的订单来决定。”碗菜田园总经理刘跃新说,“目前,我们已经成功打入合肥400个社区市场,同时与安徽三德子好甄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土鸡供不应求。”

  为了保证皖南土鸡品质和口感的稳定性,碗菜田园各个基地全部采用流程化、标准化的养殖模式。“比如说,母鸡在产蛋前喂养什么饲料、产蛋后喂养什么饲料,一天喂几次,具体的配方比例都有区别。只有按照科学的饲养方式,才能保证土鸡的品质。”刘跃新说。

  在泥溪现代农业品创园,笔者看到自动化家禽宰杀区、预检区、农产品分类包装区、质检实验室、仓储发货区等功能区域应有尽有、配置合理。目前,自动化家禽宰杀区所有设备全部安装调试到位,等待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就可投产使用。届时,泥溪现代农业品创园可形成标准化宰杀、批次质检发标、冷藏储存、冷链物流发货的完整链条供应体系。

  笔者从东至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该县以“四个一”工程为引领,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通过加大对皖南土鸡养殖基地的扶持力度,构建“链长+链队”协同发展机制,全县年存栏5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有200余户,常年存栏300万羽、出栏800余万羽。

  “目前,东至县以泥溪现代农业品创园为纽带,已经形成保种、育种、孵化、育雏、饲料、基地、宰杀、冷藏、冷链等相对完整的土鸡产业链条,辐射带动昭潭、青山、龙泉、木塔、张溪、官港等乡镇。”东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还通过政策扶持激励当地龙头企业进一步拓宽市场,目前已与国内知名电商公司开展合作,完成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的总代招募和分代招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