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30日,胜利镇广阜圩阜康段幸福村渡口,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镇村工作人员有序转移受困群众。
通讯员 东宣 摄

6月30日,花园乡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和网格员在渗水隐患点堆起沙袋“防汛墙”。 通讯员 东宣 摄
□ 通讯员 施诚
防汛抗洪无小事,安稳度汛大于天。入汛以来,东至县广大干群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共同构筑起防汛救灾、守护家园的坚固防线。
闻“汛”而动,高效指挥
这是一场与风竞速、同雨赛跑的较量。
“叮叮叮……”东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电脑、手机里不时传出消息提醒音,连日来一道道防汛调度指令从这里发出。
风雨来袭之际,风险研判、指挥决策快一步,就意味着人民群众安全多一分。随着强降雨席卷而来,东至县防指快速将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全县上下严阵以待,全力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东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做到工作部署超前安排、责任落实超前安排,主要领导精准调度、靠前指挥;联系乡镇的县领导下沉一线、驻点督导;各乡镇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将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贯穿于防汛救灾全过程。
与此同时,自6月18日起,在东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来自气象、水利、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应急管理等部门的人员联合办公,每日会商、每日研判、每日上报,为指挥调度提供决策参考依据。截至6月30日,累计会商20次;县气象局累计发布预警信号26次;县水利局派出4个工作小组排查各类隐患、险情11处,均已妥善处置或采取应急措施;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累计派出199组462人次巡查排查769个点次……
“各地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各级包保责任人深入村组、水库、堤防、山洪和地质灾害威胁区风险区督查指导,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东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变被动处置为提前预判、闭环管控,最大限度把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党群同心,以“迅”应汛
汛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战场!
防汛警报拉响后,县委组织部发出通知,号召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扛牢防汛救灾工作责任;县委社会工作部发布倡议书,动员全县志愿服务组织、广大志愿者,汇聚各方力量,浇筑出防汛一线的“铜墙铁壁”。
6月23日上午8时左右,20余名党员干部、志愿者在官港镇长溪村齐家垅山塘水库坝堤进行紧急抢修。
“村两委干部24小时值班值守,今早在各个山塘水库巡查,发现齐家垅山塘坝堤正在渗漏。”官港镇长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侯文章介绍,面对险情,该村及时向上级反映,迅速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除险堵漏,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合力转移危险区群众、潜入湍急水流清淤、组织防汛队员巡查……东至县各地党员干部在防汛一线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看见他们,我们心就不慌了。”风雨之中,党员干部带头,志愿者紧随其后,拉满了群众的安全感。
“人防+技防”,筑牢屏障
受上游来水和梅雨季节的双重影响,长江东至段和长江支流尧渡河水位持续上涨。
长江水位的变化牵动着人们的心。东流镇濒临长江南岸,为科学制定防汛应急预案,该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前期多次前往辖区水库、沟渠做好现场隐患排查记录,安排全镇60余名联系村干部分赴15个村(社区)24小时驻守,对全镇4个小型水库,七里湖堤防、护城圩江堤等防汛重点地段开展全面风险隐患排查,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设置警示牌,拉好警戒线。
“长江水位达到警戒水位后,我们开始在各个堤坝搭建防汛指挥所,进行24小时巡查值守,及时掌握水位上涨及堤坝安全情况,一旦发现险情,立即上报并处理。”东流镇党委委员程起和说。
排除隐患,除了依靠加密人员巡查,东至县利用科技赋能,筑牢“人防+技防”防线。
“我们通过全省水旱灾害防御信息系统基层平台,加强雨水情监测分析,结合气象预报、水文实时和滚动监测预报,跟踪暴雨洪水过程,统筹上下游、左右岸,科学精准调度。”东至县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中心主任王劲松说。
风雨瞬息万变,仍有人在继续坚守。
——胜利镇组建巡堤查险和抢险队伍22支365人,实时关注河道沟渠水流量,并组织镇村干部、志愿者逐户开展“敲门行动”,劝导、帮助危险地段的群众及时转移;
——香隅镇加大物资储备力度,配备防护用品50套,救生衣50套,块石、砂石料500立方米,袋类2000条,为防汛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木塔乡组建13支村级防汛抢险队伍,1支40余人的乡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做到随时待命……
笔者从东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截至6月30日晚上8时,接各地险情、灾情报告13处,均已妥善处置;全县累计转移安置462户1152人,其中安置88户207人;建筑工地停工25个,景区景点关闭5个,全县未发生人员伤亡,未出现重大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