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3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3月26日
大渡口经开区:“链”上发力,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高地

池一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鳜鱼加工生产场景。


在池州市新晨食品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制作糯米锅巴。 通讯员 东宣 摄

  □ 通讯员 赵传群 程飞

  食用菌、鳜鱼、茶叶……东至拥有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与优势。近年来,东至将绿色食品产业列入县域重点发展产业链之一,精心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

  作为全县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核心区和省级绿色农产品食品加工产业基地,大渡口经济开发区立足资源优势,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链发展的桥头堡,已集聚绿色食品加工企业30余家、年产值超过40亿元,绿色食品产业成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臭鳜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已经成为大渡口经济开发区绿色食品产业的“招牌菜”。

  位于大渡口经济开发区的池州市池一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标准化的鳜鱼加工企业,拥有年加工150万公斤水产品生产线,是集水产品生产、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主打产品为池州花鳜水产品系列,生产的臭鳜鱼更是远近皆知。

  走进池一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对鳜鱼进行预处理、腌制发酵、包装和打包发货,一派繁忙景象。

  “公司一年365天不停产,2023年加工鳜鱼的产量超过100万斤,产值突破5000万元。”公司负责人陈年介绍说,2024年春节期间,预包装臭鳜鱼订单量呈现爆发式增长,车间每天鳜鱼加工量超过8000斤。

  “目前销售渠道非常稳定,线下与北京等地的大型餐饮连锁店达成了长期供货合作,线上利用天猫、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销售,去年线上销售2000多万元,线下销售3000多万元。”陈年说,今年将在继续打响“池州花鳜”品牌的同时,进一步开发产品种类,通过技术赋能带动更多鳜鱼养殖户增收致富。

  2023年,安徽龙溪外贸麻油制造有限公司、安徽天利粮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都取得了不欲的业绩,龙溪麻油销售收入达5.92亿元,天利粮油销售收入达1.12亿元。

  近几年来,大渡口经济开发区在培育壮大龙溪麻油、天利粮油等芝麻、粮食龙头企业的同时,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围绕绿色食品产业“以链招商”,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壮大。

  池州市新晨食品有限公司于2016年落户大渡口经济开发区,主要从事休闲食品的生产销售,是国内较早生产包装糯米锅巴的食品企业。2021年,经大渡口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牵线搭桥”,新晨食品与安徽洽洽集团“联姻”,成功拓展蟹黄锅巴等新产品,并成立安徽远帆食品有限公司。

  与安徽洽洽集团成功“联姻”后,新晨食品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工艺,并借此契机快速打响本公司品牌。随着公司产品口碑逐步建立,新晨食品与好想来、赵一鸣、良品铺子、老婆大人等零食品牌店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销合作关系,产品在浙江、江苏、湖南等地快速打开市场。

  “除与大型的零食连锁超市合作外,公司还有8个业务员在全国各地开拓市场,销售网络渠道非常稳定,2023年公司产值近8000万元。”为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新晨食品决定在大渡口经济开发区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2024年,公司的新厂将动工建设,届时公司年产值也将再上一个新台阶。”该公司生产厂长钱克俭表示。

  产业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载体和空间,在产业孵化、产业聚集、产业服务以及产业生态构建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绿色食品产业逐步向产业园区集聚,2021年大渡口经济开发区着手规划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园,以促进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聚集抱团发展。

  据介绍,绿色食品产业园项目占地面积约300亩,分二期实施。项目一期占地50余亩,总投资5亿元,预计今年四季度建成投产。项目二期将依托辣椒、羊肚菌、鳜鱼等本地优质农产品资源,发展预制菜产业,建设加工冷链仓储交易中心,计划年内开工。

  为了更好护航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大渡口经济开发区还成立了绿色食品产业链党建联盟,把党建工作嵌入绿色食品产业链,用“红色力量”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与此同时,依托产业园建设,不断完善绿色食品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政策链“多链合一”的产业发展生态,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