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2月19日
朱俊杰:“门外汉”变“行家里手”

  □ 记者 齐蕾

  “你们一定要严格参照设计图纸复核放样尺寸,再进行下料切割,不能有丝毫偏差。”春节前夕,位于池州经开区的安徽聚源水务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焊光闪烁,工人们正忙着切割、焊接、喷漆、精确打磨每个零部件……该公司总经理朱俊杰正在一旁查看设备完工情况,并详细叮嘱工人一些注意事项。

  苦心钻研从不言弃

  一次偶然的机会,朱俊杰接触到了液压升降坝新型专利技术,并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8年,他只身前往湖南株洲一座新建发电站参与液压升降坝的生产制造以及安装工作。

  由于当时生产工艺不达标等原因,液压升降坝专利技术在实际项目运用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技术难题,在全国都少有建设成功的案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深入研究相关技术资料后,朱俊杰毅然决定投入到液压升降坝技术创新研发中。

  为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朱俊杰在工作之余刻苦学习,在没有专业老师辅导的情况下,全凭自己啃书本、做练习,钻研技术上的难题,“恶补”相关理论知识和基础课程。每天完成工作后,朱俊杰还认真记录工作内容,并查阅相关技术规范资料。

  从最初的摸索学习到独立承担项目,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是朱俊杰从不松懈,遇到困难更没有轻言放弃。尽管是“90后”,但他的身上并没有年轻人的浮躁。“那时候,我每天晚上都在电脑前练习三维建模、工程图绘制,始终相信勤能补拙,想要成功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朱俊杰的努力付出终于结出硕果。他带领的团队最终创新研发出分布式网络控制合页坝及智能控制系统,解决了传统液压升降坝的难题。

  “水利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热爱自己的工作,每当看到一座新的大坝从无到有、闸门缓缓升起的时候,我心里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朱俊杰坦言。

  放弃高薪回乡创业

  2016年2月,朱俊杰放弃高薪岗位,毅然返回家乡池州,创办了安徽聚源水利科技有限公司。

  “刚开始没有自己的厂房,公司主要经营液压坝产品,产品在别的厂家定制,自己带队伍进行工程总装。”朱俊杰回忆,创业之初,他面临资金不足、融资不畅、市场不广等一道道难题,但这些创业路上的“绊脚石”并没有难倒他,反而不断激励着他。“挫折只会让我更加坚强,选择好的路我会坚定走下去。”朱俊杰说。

  2021年底,朱俊杰重新整合公司,将一个水利机电类工程公司转型成一个先进成套水务装备研发制造类企业。在池州经开区管委会的支持下,整合后的安徽聚源水务科技有限公司在池州经开区落地建厂,一年后便建成投产。

  公司先后被评为“安徽质量信得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生产的产品获评“中国环保产品”“中国节能产品”,公司承接的项目获评“项目建设优秀奖”。面对各种荣誉,朱俊杰很淡然:“这对我来说是一种鞭策,鞭策我继续经营好公司,生产更多质量上乘的水利设备,为国家水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该公司聚力研发生产的智能水坝监测系统,有效解决了分布式网络控制合页坝以及高危边坡人工测量速度慢、安全风险大、受自然天气影响等难题,实现了全自动、全天候、无值守、无间断自动化监测,为水坝和流域自动化监测装上了“智慧大脑”。

  “2023年公司产值达6000万元,数套先进完整闸坝、水务设备从我们厂区发往全国各地。我们的第一个大型智慧水利软硬件集成应用项目在广东茂名市成功部署完成,实现软件全部自主开发。”朱俊杰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科技创新永不止步

  不同于初入职场的“小白”,如今的朱俊杰早已练就了一身本领,长期的实践经验让他从“门外汉”迅速成长为技术上的“行家里手”。从2014年至今,朱俊杰先后承接建设了郑州市贾鲁河灾后重建工程项目、池州市九华河景观提升项目等,共参与水利项目建设100余个,涉及全国20余省市。

  2016年,在承接青海省西宁市湟水河综合治理项目时,由于气候不适应,加上当地风沙大,现场施工存在很大困难。在工期特别紧的情况下,朱俊杰带领技术团队日夜不休、加紧赶工,原本预计工期需要半年的项目,实际只用了两个半月就完成了。

  在获得人生第一项专利后,朱俊杰和公司技术团队并没有停止研发创新的脚步,以朱俊杰为首的研发人员,一直致力于水利工程基础设施——活动拦水坝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传统活动拦水坝的基础上,他们经过不断研究,并请教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著名水利专家,终于研发出拦河活动坝的第三代产品,填补了我国小河流治理技术的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高端水务装备技术进一步升级。”朱俊杰说。

  多年来,朱俊杰共获得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网络控制合页坝及智能控制系统”“河道拦污设备”“溃堤快速堵口装置”等4项发明专利。2020年9月,朱俊杰被中国科学家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其公司被评为“中国科技创新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