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2月19日
手工糖片给年味加点“甜”

  □ 记者 潘欢欢

  2月7日,凌晨3点,石台县横渡镇香口村在朦胧的夜色下一片寂静,而生如家庭农场糕点坊的店主何生如已忙碌起来,他正在赶制糖片,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香甜味飘散开来。

  “糖片是馈赠亲友的节日礼品,年底订单较多,我们得加班加点赶制。”春节前夕,虽然制糖很辛苦,但何生如的脸上洋溢着甜甜的笑意。

  生如家庭农场糕点坊藏在深巷中,并不好找,可是每天依然有不少人慕名前来订购。何生如制作的糖片甜度适中、口感香脆,受到了许多顾客的青睐,是很多石台人年货里不可或缺的老味道。何生如说:“很多顾客都是四五十年的老客户了。”

  今年60岁的何生如,18岁起就跟外公学做糖片手艺。经过几年的学习,何生如出师了,开始自己做糖片。“刚开始做糖片时,一天只能做50公斤左右。当天做完,我就挑着担子到街上吆喝散卖,或是供应给食品店。”何生如说,很多上了年纪的石台人都吃过他做的糖片,因此,糖片成为老石台人记忆中特别的年味。

  别看一块小小的糖片,制作过程却极其复杂。

  “首先要熬糖,温度控制尤其重要,温度太低,做出来的糖会变酸,温度太高则会煳。烧火也有很多名堂,刚开始火要旺,等锅里的糖变稠,有大颗气泡冒出时,火就要小一些,否则锅边上的糖就会焦。”

  上午9点,何生如挽着衣袖,双手拿着锅铲不停地翻动锅里的糖稀。“已经熬了四五个小时,快要出锅了!”“糖稀什么时候才算熬好呢?”记者好奇地问。何生如笑着说:“这个真不好说,只能凭经验和感觉。”

  软硬适中的麦芽糖糖稀熬出锅后,这时糖片的制作便正式开始了。

  “糖片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需要选用上等原料,熬好的猪油先下锅底炒香,再加上香甜的桂花酱、炒熟的芝麻、花生等。”何生如介绍,其实做这个糕点并不难,难的是每一步都要有细心和耐心。现在他除了热爱这份手艺外,更多的是想把记忆中的年味传承下去。

  20分钟过去了,麦芽糖稀加上白芝麻、花生碎、黑芝麻等配料,经过何生如的巧手,已经成为案板上的糖条,完成了蜕变。最后,何生如拿出木制模具固形、切片,糖片基本制作完成。

  “他家的糖片好吃,里面是原汁原味的麦芽糖,没掺一点假。我每年都在他家买糖片,持续很多年了。”石台县横渡镇香口村村民舒仙秀说。

  制作糖片的过程很辛苦,何生如坦言,他曾考虑过用机器代替手工制作,但一想到机器流水线上的生产毫无传统手工制作的人情与温度,他就觉得“这样的糖片不是大家记忆里的糖片”。“我不想让祖传的手艺失传,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食用绿色食品,我相信手工制作的糖片会有很好的销售市场。我希望有年轻人喜欢这门手艺,让老手艺释放新活力,让老味道传承下去。”何生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