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02月10日
一方水土一方音
收到《东至龙泉方言研究》一书,有一股莫名的亲切,因为这是一本研究我家乡方言的专著。说东至龙泉方言的,其覆盖范围不过东至县龙泉镇的大部和毗邻的昭潭镇、泥溪镇部分村组,以及江西鄱阳县侯家岗乡的部分村组等,总人口估计也就四五万人,而这本专著洋洋33万余字。
书的作者是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安徽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宿州学院教授唐爱华和东至县籍学者刘玲燕。东至县位于皖西南端,是江淮官话、宣州吴语、赣语和徽语等四大方言区的交汇地带,内部土语比较复杂,被网友评为“安徽最难懂的方言”之一。龙泉镇地理位置更显特殊,处在两省四县(安徽东至县、祁门县和江西鄱阳县、彭泽县)交界处,研究东至龙泉方言的接触性融合性特点,从方言学上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意义。
本书从绪论、语音、词汇、语法、语调记音等方面对龙泉方言进行了系统描述分析,得出龙泉方言属于赣语系。我在网上检索了东至龙泉方言有关资料,其中,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钱虹在《安徽东至县龙泉方言的语音特点和性质归属》一文中,通过分析东至龙泉方言的声韵调特点认为,其应当归属徽语祁德片,同时和赣语接触后带有赣语的特点。由此可见,东至龙泉方言确有其独特性。
我对方言是比较有感的。一来,我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成长的语言环境是方言。我上小学、初中时,授课老师多半说的是当地土话或夹杂着方言的普通话。二来,我在部队服役三十年,一批又一批的战友来自全国各地,南腔北调听得多了,以至遇到陌生人,只要说上几句话,我就能大差不差地分辨出是哪里人。
著名语言专家钱乃荣说:“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有豪爽劲道的山东方言,《西游记》有俏皮风趣的淮安方言,《红楼梦》《三国演义》更是集各地方言之大成。现当代优秀文学、戏曲、影视等作品,更是包含着南北各地的方言风味和桥段。我离开家乡四十多年了,尽管说普通话时所存乡音已然不多,但在语言表达上,我还是在用一些龙泉方言的词汇和语法。比如,“杀鱼”会说成“剖鱼”“挨骂”会说成“驮骂”“掏耳朵”会说成“扒耳朵”,喜欢用儿化词、重叠词和体现当地民俗的词语等,增强了语意的表达和个性。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的方言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许许多多的地域文化和历史印痕。一部方言史就是一部地域文化史,一方方言就是这一方人的生命胎记与基因密码。当下,随着普通话的深入普及、人员的迁移流动,以及现代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广泛性、大众性特点,方言的地位越来越弱势,年轻人的方言水平越来越弱化。东至龙泉方言也面临这样的境况。
语言学家曾统计,人类每十天便有一种方言绝传。有道是青山可复、绿水可再,但方言一旦消失又何处可寻?保护方言特别是保护使用人数较少的“弱势方言”,其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是不言而喻的。当前,各地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和美乡村,在振兴乡村文化方面,传承和保护方言应是其重要内容。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方言是我们的“父母语”,是我们一生不了的情结。无论经历现代文明的何等洗礼,方言总能直接唤起根深蒂固的亲情或乡情,产生相互之间的认同感。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乘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东风,弘扬方言文化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历程,形成普通话与方言共存、各就其位、各得其所、相互促进的和谐发展局面。
书的作者是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安徽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宿州学院教授唐爱华和东至县籍学者刘玲燕。东至县位于皖西南端,是江淮官话、宣州吴语、赣语和徽语等四大方言区的交汇地带,内部土语比较复杂,被网友评为“安徽最难懂的方言”之一。龙泉镇地理位置更显特殊,处在两省四县(安徽东至县、祁门县和江西鄱阳县、彭泽县)交界处,研究东至龙泉方言的接触性融合性特点,从方言学上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意义。
本书从绪论、语音、词汇、语法、语调记音等方面对龙泉方言进行了系统描述分析,得出龙泉方言属于赣语系。我在网上检索了东至龙泉方言有关资料,其中,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钱虹在《安徽东至县龙泉方言的语音特点和性质归属》一文中,通过分析东至龙泉方言的声韵调特点认为,其应当归属徽语祁德片,同时和赣语接触后带有赣语的特点。由此可见,东至龙泉方言确有其独特性。
我对方言是比较有感的。一来,我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成长的语言环境是方言。我上小学、初中时,授课老师多半说的是当地土话或夹杂着方言的普通话。二来,我在部队服役三十年,一批又一批的战友来自全国各地,南腔北调听得多了,以至遇到陌生人,只要说上几句话,我就能大差不差地分辨出是哪里人。
著名语言专家钱乃荣说:“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有豪爽劲道的山东方言,《西游记》有俏皮风趣的淮安方言,《红楼梦》《三国演义》更是集各地方言之大成。现当代优秀文学、戏曲、影视等作品,更是包含着南北各地的方言风味和桥段。我离开家乡四十多年了,尽管说普通话时所存乡音已然不多,但在语言表达上,我还是在用一些龙泉方言的词汇和语法。比如,“杀鱼”会说成“剖鱼”“挨骂”会说成“驮骂”“掏耳朵”会说成“扒耳朵”,喜欢用儿化词、重叠词和体现当地民俗的词语等,增强了语意的表达和个性。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的方言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许许多多的地域文化和历史印痕。一部方言史就是一部地域文化史,一方方言就是这一方人的生命胎记与基因密码。当下,随着普通话的深入普及、人员的迁移流动,以及现代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广泛性、大众性特点,方言的地位越来越弱势,年轻人的方言水平越来越弱化。东至龙泉方言也面临这样的境况。
语言学家曾统计,人类每十天便有一种方言绝传。有道是青山可复、绿水可再,但方言一旦消失又何处可寻?保护方言特别是保护使用人数较少的“弱势方言”,其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是不言而喻的。当前,各地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和美乡村,在振兴乡村文化方面,传承和保护方言应是其重要内容。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方言是我们的“父母语”,是我们一生不了的情结。无论经历现代文明的何等洗礼,方言总能直接唤起根深蒂固的亲情或乡情,产生相互之间的认同感。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乘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东风,弘扬方言文化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历程,形成普通话与方言共存、各就其位、各得其所、相互促进的和谐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