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2月10日
近年来,贵池区棠溪镇石门村志愿服务队共组织1200余人次,开展公益活动126场,服务时长达768小时——
守护传统村落 呵护美丽乡愁
  □记者 张敏
  “村内木质的古民居多,大家一定要注意用火安全。”近日,贵池区棠溪镇石门村志愿服务队的10名志愿者挨家挨户发放宣传单,为村民普及消防知识。
  “村里常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都是当地村民,大家参与的热情高涨。”石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志愿服务队队长高俊介绍道,截至目前,石门村志愿服务队有志愿者125名,其中党员41名。
  石门村位于棠溪镇最南面,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境内拥有徽派古民居180幢,以“中国首批传统村落”闻名。为保护古村落文化遗产,石门村于2015年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设立古村落保护志愿项目,积极开展古建筑保护活动。
  “这里的窨井盖要赶紧更换了。”村民志愿者高绍敏一边说着一边记录。在石门村,志愿者们有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主动做好古建筑拆旧建新、防火防蛀等日常管理:当发现古民居有轻度损坏或白蚁蛀蚀,第一时间义务做好除蚁、维修以及清扫服务;若隐患实在无法处置时,就主动联系村两委,由村里安排旅游公司对老房进行维修,确保建筑群整体有效保护。“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发现了不少问题,并得到及时解决。志愿服务队队员们从不计报酬,真的不容易。”高俊感慨。
  “古村落保护要发动全村力量。”为充分调动大家的自觉性,石门村志愿服务队还经常采取入户走访的方式向村民宣传古村落保护的重要性。在志愿者的大力宣传下,村民们主动对自住老房进行修缮,并维护好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为了保护好我们的古村落,志愿者们想方设法,毫无怨言,我们应当积极配合。”村民高险峰表示。
  近年来,石门村志愿服务队积极配合做好村内高氏宗祠等古建筑的抢险性加固维修工作,协助完成了黄岗垅水系石坝沟渠、古石板道、文昌阁等修复工程,修缮古村落面积达7000平方米。
  保护古村落不仅仅是保护古建筑,更要为生活在这里的群众提供好服务。
  2020年4月23日,村民高传明犁田时因操作不当,误将机器的前进挡挂成倒挡,导致犁刀穿透其小腿。志愿者们听闻,紧急赶赴现场救援,并在其卧床休息期间,组团帮忙插秧。
  同年7月,连续特大暴雨导致石门村境内发生险情,志愿者们不顾个人安危,提前将群众安全转移,并夜以继日地投入到防汛抢险、清理塌方工作中。
  “当时,还有位85岁老人要加入我们的队伍。那一刻,我们深受感动,也深感付出是值得的。”高俊激动地说。
  近年来,石门村志愿服务队共组织1200余人次累计开展互帮互助、抗洪抢险、村庄整治等各项公益活动126场,服务时长达768小时,足迹遍布古村落各个角落。近日,队长高俊获评2023年度贵池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十佳”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