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1月29日
全市已建成家庭养老床位123张,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984人次 ——
养老“不离家” 幸福享晚年

  □ 记者 徐婷 实习生 包宇晴

  “大姐,我是小胡,快要过年了,今天来给您剪头发。”1月23日上午9时许,贵池区秋浦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护理员胡霞丽敲响了张言泉家的大门。

  今年60岁的张言泉家住主城区翠微苑小区,膝下没有子女,曾因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近年来,在丈夫的悉心照顾下,张言泉虽已能独立行走,但生活依然无法自理。作为重度失能老人,2023年12月,她申请了家庭养老床位。

  家,还是原来的那个家,但家里的环境有了很大的不同——床头安有紧急呼叫器,按一下就能联系到工作人员;床下垫着充气床垫,可以防止褥疮;床边安装了辅助把手,能辅助老人从床上坐起来。“墙上的自动感应灯,让我起夜更方便。客厅的监控,让老伴出门办事更放心,我自己在家也更安心。”谈起家庭养老床位设备,张言泉觉得非常实用。

  家庭养老床位带给老人的变化,还不止这些。“我们每月上门服务4次,基本做到每周1次,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助洁助浴、谈心解忧等服务。”护理员胡霞丽一边打扫卫生,一边告诉记者,“老人如果有一些个性化需求,也可以提前预约下单,我们提供上门服务。”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照顾她也越来越吃力,现在有了‘家庭养老床位’这些设备和服务,不光减轻了我的压力,也让老伴得到了专业照护。”张言泉的丈夫何贵生说。

  “养老不离家”是许多老人对晚年生活的期盼。然而,由于受到子女不在身边、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等因素困扰,居家养老往往面临一些难题。为破解“居家养老难”,2023年,我市试点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为老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智能化改造。

  据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洪丹介绍,目前我市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实施对象主要为经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确定为中度、重度失能的60周岁以上的居家老年人,其中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等优先保障。建设中,通过家庭适老化改造、信息化监测、专业化服务等综合措施,建立健全家庭、社区、机构养老照护服务有序接转、无缝衔接的长效工作机制,让老人在家也能享受到养老机构的专业养老服务。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家庭养老床位123张,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984人次。后续,我们将继续统筹资源、融合服务,在智慧养老、居家服务、家庭养老床位、医养结合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扩大政策覆盖面,提升服务质量,让更多老人在家里就能享受到专业、便捷的居家养老服务。”洪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