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7版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9日
走进严家古村
桂永胜
  走进石台县牯牛降景区严家古村时,看见的是一片古树林,有银杏、香樟、枫树等,树龄均在两百到四百年之间。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我的身上,格外温暖。微风吹过,树叶哗哗作响,好像在欢迎我。
  粉墙黛瓦的房屋映入我的眼帘。严家古村的“严”字,说的是这里的居民家家户户都姓“严”,是东汉时期著名的隐士严子陵的后裔;“古”字指的是这里的民居至今还保存着古徽派建筑的风貌。严氏宗祠建于公元1898年,也就是清光绪二十四年,距今有125年的历史,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跨过严氏宗祠门槛,站在门厅放眼望去,严姓家族祖先的画像悬挂在寝楼上方,天井下方的香堂摆放着一只大大的香炉,据说逢年过节宗祠里还有祭祖仪式。这里以前属古徽州,每个村落都有宗祠,宗祠除了祭祖外,还有家族管理功能。严氏宗祠旁,是一座修缮过的明清时期的古民居。
  严家古村前沿河、背倚山,河中流水潺潺,山上竹木成林。一座木桥横跨小河之上,小桥、流水、人家,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韵味,犹如世外桃源。村里的百姓,在路边与游客谈笑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继续前行。一堵斑驳的古墙上,依稀有“北上抗日先遣队,是你们年关困难的救星”等字样。据考证,这些标语写于1934年冬至1935年春。当时,方志敏率领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皖南深山腹地,途经牯牛降山脚。为了广泛宣传革命思想、扩大革命队伍,他们沿途写下了这些标语,留下了革命的足迹。
  离开严家古村时,面对红军标语墙和纷至沓来的游客,我沉思许久:红色土地、绿色发展,让这方热土正焕发着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