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7日
九华乡柯村村:“景村融合”绘新景

  图为九华乡柯村村一角。记者 齐宝山 摄
  □记者 钱雪梅
  这里位于九华山北麓,集九华山风景区行政中心、交通转换中心和旅游后勤接待服务基地于一体,区位优势明显。
  这里是千年古村落,村内留存不少古寺、古祠、古石刻、古建筑,民族英雄柯乔故里坐落于此,人文底蕴深厚。
  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76%,九都河贯穿全境,四周山峦叠嶂、峰形奇峭、林木清幽、清澈流泉,自然景观荟萃。
  …………
  这里是九华山风景区九华乡柯村村,一个正在开启“景村融合”发展热潮的美丽乡村。
  村庄整治“焕新颜”
  走进柯村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宽阔平整的大道、一座座古朴厚重的老屋、一间间优雅别致的民宿。坐落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华山风景区内,这些年,美丽宜居的柯村村人气很旺。
  然而2017年之前的柯村村,道路狭窄、污水横流、环境脏乱,开车到九华山旅游的人即使从村头排到村尾,就是不进村。
  “只有先让环境好起来,才能把人气聚起来。”面对靠着九华山却不能吃上“旅游饭”的尴尬,村两委决定从整理环境开始“破题”。2017年开始,一场人居环境整治轰轰烈烈地展开:扩建和新建道路、完善人行道、清淤河道、雨污分流、路灯亮化、绿化环境、建设休闲活动广场和公厕……一系列整治提升举措实施后,柯村村实现了美丽蝶变。
  此后,变化的不仅仅是环境,更是旺盛的人气。村庄整治后,游客明显增多,村内的一条老街成了人气聚集地。然而,商铺林立的老街因年久失修严重影响了九华山在外地游客心中的形象,老街的整治又提上了日程。
  2021年,九华乡启动了柯村老街环境整治项目。“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主要是对老街现状建筑、开敞空间、绿化亮化、道路管网、景观广场等进行提升改造。”柯村村党支部委员柯胜旺说,经过多年的发展,村民的旅游意识非常强,大家十分配合,还自筹了750多万元资金支持改造工作。“改造后的老街就像一张亮丽的名片,吸引着更多的游客来我们柯村食宿、购物。”望着繁华的老街,村民钱德富笑着说道。
  如今,漫步柯村老街,这里依然保持着古朴的韵味,古屋、幽巷静卧,干净整洁的街道与复古的建筑、火红的灯笼交相辉映,酒店、民宿、银行、理发店、小商超、土特产店等商业业态一应俱全,昔日的老街正焕发着新的生机,成为九华山游客下山打卡的热门旅游地。
  村民端牢“旅游碗”
  “冬日的九华山依然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您如果是自驾游,咱们可以在山脚下的游客服务中心购好门票,然后自驾到九华街景区,再乘坐缆车到百岁宫观看云海奇观……”眼下正值旅游淡季,可村民张冬琴一点也没闲着,一批老主顾带着新游客如约而至,她正在自家民宿前台忙着介绍九华山风景区游览图。
  得益于老家坐落在九华山脚下的天然区位优势,张冬琴最初从事的职业就是酒店前台接待,专门为游客讲解进山旅游攻略。2012年,她自己当起了老板,利用拆迁安置的房屋经营农家乐,并通过自学考取了国导证。2018年,随着柯村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游客人数明显增加,于是,她又将农家乐升级为民宿。“我们家一共有10间客房,每年大约接待5000至6000人,我们这里很多村民都开民宿。”
  一间小屋、一方院落、一张餐桌、一片绿意盎然的风景。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柯村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从最初的十几家,一跃发展到270余家,由此还延伸出了文化、餐饮、娱乐等多元业态。据了解,该村总人口2886人,其中,2000多人都在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行业。为了让村民端牢“旅游碗”,该村每年都会组织民宿、农家乐、电子商务、烹饪、导游等技能培训,将以“吃、住、行、游、娱”为一体的旅游服务技能和科学的经营理念系统地教授给经营户,不断提升村庄旅游服务接待能力。同时,在村部成立了游客投诉及协管员办公室,安排专人负责协调处理游客问题,并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为村内从事旅游服务人员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
  一项项精心的服务措施,让村民尝到了吃上“旅游饭”的甜头。2022年底,该村共接待各类游客100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达到600余万元。
  “景村融合”谋新篇
  借势扬帆,创业正当时。依托良好的旅游配套设施,当前,柯村村正锚定“让广阔田园变自然公园”的愿景,积极谋划“景村融合”发展新篇。
  修石板路、做吊桥、制作标识标牌……冬日的暖阳下,柯村行政村广胜中心村施工正酣。今年5月份,该中心村成功入选2023年度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境内的舒潭印月景点也迎来了发展的契机。望着正在改造的景区,村民组长章传信不由得感慨道:“什么时候来这的游客多了,我们这里的交通线就能变成风景线了。”记者了解到,舒潭印月又被称为“三潭印月”,是九华山古十景之一,每当皓月当空,月华如水,雪潭静影沉璧,呈现“一月印水,三潭齐明”的妙景。然而,近年来,却因为基础设施的不完善而逐渐淡出游客的视野。
  “在我们村内,像这样被岁月尘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还有很多。比如,刘冲崖刻、柯乔门坊、云波书院等历史遗迹,黑虎松瀑布、笔架峰等自然景观。”村党支部书记叶锋说,经过多年发展,来村食宿的游客明显增多,但进村游览的游客依然很少。接下来,柯村村将串联村内各类自然、人文景观,打造属于本村的专属文化IP、专属旅游线路,争取实现从“卖床位”“卖餐饮”到卖景点的转变。
  大力发展山居民宿、赏花摘果、农耕研学、“亲子”旅游等绿色、健康的休闲体验活动;抓住露营潮流机遇,精心打造游客喜爱的“房车+露营”“露天音乐会+露营”“旅拍+露营”等众多特色精致产品……当前,柯村村正执笔绘图,用丰富的资源禀赋主动作为,推动“景村融合”实现跨越式发展,让游客真正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乡村如画今胜昔,一张蓝图干到底。如今,柯村村“景村融合”的新愿景正在脚踏实地地探索与接续的奋斗中慢慢变成现实。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定会呈现出一幅幅“村在景中 景在村中”的和美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