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6日
群众说、干部听,群众愿、干部圆,贵池区乌沙镇聚焦民生所盼——
善用群众智慧 让乡村靓起来
  □记者 钱雪梅
  冬日暖阳下,贵池区乌沙镇联庄村先锋广场上一大早就热闹起来。早上8时许,75岁的村民孙巧荣吃过早饭后,来到广场上荡秋千。刚到广场,她就发现施工人员正准备安装路灯,这让她喜出望外。
  “前不久,我们提出想有个路灯方便晚上跳舞,没想到今天就给装上了。”看着这盏崭新的路灯,孙巧荣笑得合不拢嘴。不一会儿,村民纷纷围拢过来,讨论路灯该安装在什么位置。趁村民在广场上讨论之际,乌沙镇组织委员胡程霞和联庄村党支部书记吴雪松拿出纸笔,询问道:“大家有什么好点子可以继续向我们反映,这几个月多亏大家出谋划策、支持配合,我们才把村庄改造得这么美。”看到镇、村干部又来征求意见,村民袁金秀脱口而出:“广场上需要一把长椅,方便大家在这休息。”吴雪松爽快地回答道:“这个说得有道理,可以考虑安排。”随后,一阵阵爽朗的笑声在广场上空回荡……
  作为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今年,联庄行政村西冲中心村获得了200万元建设资金支持。如何有效使用这笔资金?乌沙镇结合主题教育,安排工作人员深入村组调研,充分吸纳村民意见。“好多金点子都是村民提的。你看,这里建两处洗衣步道、一处挑水步道,都是村民的主意。另外,河岸边本来计划种柳树,在村民的建议下,我们改种了红叶石楠,减少了对水质的影响。”吴雪松说,尊重村民的意见就会得到村民的支持,村民参与本次村庄改造的热情高涨。在兴建村口停车场时,村民桂强松和老伴陈玉荣觉悟非常高,主动让出家门口一块地。此外,不少村民将家中闲置的石磨、滚石、酒坛、菜缸等老物件拿出来,无偿交给施工队,让他们将这些带有历史记忆的物件嵌入村庄的围墙上。
  群众说、干部听,群众愿、干部圆。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在乌沙镇,像这样聚焦民生所盼,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汲取群众智慧让村庄环境美起来、群众生活丰富起来的例子不胜枚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最让村民有直观感触的是镇内基础设施的大提升。硬化6480米道路、架设170盏路灯,解决了全镇3000余名村民的出行难题;在乌沙社区新建一座大型停车场、约120米塘坝,解决2个村民组共计76户386人的停车和出行难题;为红庄村、新庄村、丰庄村、联庄村健身点加装了10项健身器材……谈起这些变化,居民打心眼里高兴。
  变化的不只是基础设施。来到该镇农贸市场,整个市场干净明亮,摊位设置整齐有序,按功能合理分区,昔日垃圾污水满地、商品随意摆放的场景早已不见踪影。通过合理划定停车区和摆摊位、优化排水设施、聘用保洁人员等措施,焕然一新的农贸市场既有颜值又有烟火气,让居民“菜篮子”拎得更安全、更舒心。
  值得一提的是,该镇认真倾听居民需求,在收集到莲花村老年学校楼层较高、老年人上下楼不便这个问题后,立即将村部对面房屋一层改成老年学校,隔壁房间改成农家书屋图书室,方便老人借阅学习。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们把理论学习、走访调研、检视问题、以学促干相结合,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乌沙镇党委书记李芳胜表示,该镇将继续在找准民生所盼、增进民生福祉、巩固为民服务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让主题教育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