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3版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27日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青阳全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通讯员杨桓
  走进木镇学校,只见树木花卉高低掩映、错落有致,宣传展板、文明标语随处可见,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打开了知识之门。它是池州市唯一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寄宿学校,2022年入选“全国第一批100所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也是当地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生动实践。
  随着城镇化发展,县城学位日益紧张、乡镇生源逐渐萎缩,推进高品质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升乡镇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青阳县先后投入2000万元,整合4所初中和1所小学,将原木镇中学改扩建成高品质寄宿制学校,配备智慧黑板、云机房、精品录播教室等现代化教育设施以及明厨亮灶等生活设施,建立健全学业辅导和生活帮扶机制,在师资调配、课程配置、学生活动和教育教研等方面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软硬兼备的教学条件,让千余名乡镇学生在家门口接受不输于县城的优质教育。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全面普及到优质均衡。为了实现群众的美好期盼,青阳县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摆在民生保障的首要位置,以促进教育公平为突破口,从资源配置、政府保障、教育质量等方面多管齐下,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育机制,激发学校活力,全县义务教育呈现“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科学发展、优质发展”良好局面。
  以学校标准化建设为基础,青阳全力提升办学条件,制定《青阳县完善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近3年来投入4500余万元,对城乡各义务阶段学校教学楼、办公楼、操场、食堂等进行维修改造和校园环境整体提升;新建第四小学和第六中学,完成木镇学校和第三小学扩容改造,有力化解大班额问题。
  教育资源智慧化是消除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青阳县从2019年开始启动智慧学校建设,坚持城乡兼顾、整体推进,2022年基本达成智慧学校建设目标,普通中小学智慧学校建成比例达100%,实现与省平台互联互通,教师网络专业课培训合格率100%,“班班通”学科应用覆盖率100%。
  为打破师资力量“城乡壁垒”,青阳县实行师资力量统一调配,深化“县管校聘”和教师交流轮岗制度。2021年以来,交流轮岗教师165人,实现农村与城区学校专任教师本科占比基本均衡;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帮扶制和留守儿童导师制,落实1对1联络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