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17日
让老年人生活有“爱”无“碍”
□刘良慧
  想过马路,人行天桥没有升降设备,成了“拦路虎”;看病吃药,说明书文字太小,只能望药犯难;外出旅游,热门景点实行网络预约购票,唯有望网兴叹……日常生活中,“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成为便捷参与社会生活的“阻碍”。
  近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印发通知,明确自今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开展2023年全国“敬老月”活动,活动主题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无障碍环境共建共享”。
  无独有偶。9月1日,一部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专门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平等、充分、便捷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提供了法治保障。
  打造无障碍环境看似一句口号,实则包罗万象。想把工作做实、取得好的效果,并非易事,除了大处着眼,还应细处着手,关心老年人需求和感受。
  打造无障碍环境要让老年人做“体验官”“评价官”。如果一些措施的施行,从办事者角度出发,忽略服务对象的感受和体验,就会初衷好、效果差,甚至导致资源浪费。应通过广泛调研、收集意见,以老年人实际需求为依据,力求落实落细,真正解决老年人现实生活中的堵点难点问题。
  无障碍环境至少包含“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社会服务”三方面,由此又可以细分出很多具体事务。把工作落实,必须定岗定责。比如在城市建设和社区环境改造方面,拟定好相关标准,督促相关单位落实建设管护责任;在信息交流方面,规定相关单位落实有声和大字体等无障碍版本;在社会服务方面,预留老年人专用窗口,为老年人提供切实便利等。
  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事多面广,除政府公共投入外,还可引入市场力量,培育形成老龄产业,涉及家庭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服务、康复辅具、老年产品等诸多领域。如立足老年人实际情况,开发适合老年人使用习惯的智能手机,增加“一键呼叫”功能、简化操作界面等,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让他们也能成为数字时代的“弄潮儿”。
  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关乎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推进老年人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仅要关注“有没有”,还要关心“优不优”,紧盯建设成果,做足绣花功夫,努力实现全社会“有爱”、老年人“无碍”。

Copyright 2023 池州市传媒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566-2316660 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566-2029950 举报邮箱:czxwwyx@163.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6-2029950 地址:池州市贵池区长江南路与石城路交叉口广电大楼 机关纪委的电话:0566-2029950

版权所有:池州市传媒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4120220004 联系电话:0566-2317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