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版
发布日期: 2023年08月19日
方正在全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强调
面上整体提升线上重点培育点上打造精品 加快建设山水池州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本报讯(通讯员 池宗禾 记者 韩磊)8月18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市委书记方正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关于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部署要求,坚持大抓基层、重抓基础,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快建设山水池州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浩东主持会议。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汤洋到会指导。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金庆丰,市政协主席张夏林,市委副书记田昕,市领导史孺牛、廖强、马胜利、李军、胡军保、储晓焱及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会上,与会代表共同观看了池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宣传片;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及部分乡镇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廖强通报全市上半年“大抓基层、重抓基础”、推动乡镇(街道)高质量发展情况。
  方正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我们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池州山水本底条件优越、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发展潜力空间十分广阔,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完全有基础有条件走在全省前列。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的系统部署,准确把握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坚定信心决心,聚力放大优势、补齐短板,全力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方正强调,要深刻把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本质内涵,综合把握抓点与促面、渐进与突破的关系,真正把乡村打造成为农民美好生活家园、市民羡慕向往之地,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池州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要推进面上整体提升,持续深化垃圾收集处理、污水厕所治理、村庄环境整治及“双基”建设,提高省级中心村覆盖面,推动全域环境改善。要推进线上重点培育,以发展全域旅游为导向,合理布局省级中心村和精品示范村,整体谋划、连片培育,在全市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风景线。要推进点上打造精品,对照省建设标准,紧扣村庄颜值高、产业特色强等要求,努力在全市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各县区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积极争创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县,把全市乡村建设发展水平整体提上来。
  方正指出,要健全完善推进机制,确保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取得实效。要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切实形成市级统筹、县区主抓、部门协同、镇街推进、村保落实的分级负责工作格局。要健全要素保障机制,以统筹的办法和市场的理念,推动资金、土地等各类要素向乡村集聚。要健全考核激励机制,传导压力、激发动力,努力在全市营造争当示范、走在前列的良好氛围。
  方正最后强调,事业兴衰、关键在人。乡镇、街道是全市工作的底盘,要进一步把准定位、奋发作为,推动各项工作每年都有新进展。要树立发展退位、干部让位的导向,进一步选优配强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推动全市发展继续向上走向前走。
  汤洋对池州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他指出,池州市要坚持把“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作为乡村振兴的着力点,把打造精品示范村作为乡村建设的示范点,对标对表、统筹推进、高质高效做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各项工作,在政策制定、规划引领、建设布局等方面体现地位和品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展现作为和担当。
  朱浩东在主持会议时指出,要提高站位、把准方向,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部署要求上来,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不断实现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强化规划引领,高水平、专业化抓好规划编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确保能用、真用、管用、实用;加快产业发展,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1+3+6+N”提升行动,切实发挥乡村振兴创业园作用,加快农文旅深度融合,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坚持底线思维,守好守牢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生态环保、防止规模性返贫、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农民权益等底线,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要压实责任、形成合力,坚决扛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不懈大抓基层、重抓基础,拉高标杆、带头实干,奋力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上走在全省前列。
  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县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及农业农村、乡村振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部分村党组织书记、金融机构、涉农企业、文旅企业参加会议。

Copyright 2023 池州市传媒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566-2316660 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566-2029950 举报邮箱:czxwwyx@163.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6-2029950 地址:池州市贵池区长江南路与石城路交叉口广电大楼 机关纪委的电话:0566-2029950

版权所有:池州市传媒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4120220004 联系电话:0566-2317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