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02日
“三心”工作法为基层治理增活力
□通讯员刘正卿张婷婷
新增群众文娱设施23个,新建居民活动场馆900平方米,组建文艺小分队4支,入户走访5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00余条,解决实际问题90多件,调解居民矛盾纠纷17起……近年来,江口街道锦绣苑社区坚持聚焦居民需求,创新“三心”工作法,以建设“有品质、有温度”的家园为目标,深耕社区红色脉络,架起党群连心桥,畅通基层治理毛细血管,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和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听民心,变群众“找”为干部“跑”
长满青苔的古树下,社区干部经常和居民们围坐在一起开展恳谈活动,共同为社区建设发展出谋划策。“我们小区有的基础设施还没跟上”“最近居民楼里有人乱贴小广告,要及时清理”“小区里停车位没有箭头,车子停的方向不一致,影响美观”……大家纷纷发言,社区干部一一做好记录并反馈,能立即办理的立即安排人员整改,不能马上就办的整理好意见做好项目谋划逐步解决。社区里几棵古树所在地是居民闲暇时间的“集散地”,社区干部就因地制宜将打造成居民议事点,倾听基层群众的心声。
该社区以推进“皖美红色物业”为平台,将社区划分为9个城市社区网格,设立4个小区党支部,按照“一网一员”配齐网格长,织密“网格+小区党支部”服务管理体系,通过定期召开居民代表座谈会、开展“大走访、大谈心”活动、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全面收集梳理汇总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并积极协调解决。针对社区老年群体较多,健身娱乐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社区积极协调争取,建成了党群服务中心、居民活动中心、网球场、篮球场、文化大舞台等场馆,为社区居民业余活动搭舞台、建平台。
贴民心,变群众“看”为一起“干”
“社区是个大家庭,咱们既是居民也是主人,小事互帮互助就能解决,难事咱们就找组织,准能解决!”参与志愿活动绣制党旗的陈大妈自豪地说。
据悉,锦绣苑社区坚持让居民唱“主角”,围绕收集群众需求,把喜爱文艺、精通文艺的居民组织起来,组建“喜洋洋锣鼓队”“夕阳红戏曲队”等多支文化队伍,鼓励居民自编、自导、自演、自乐,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小区文化活动。在社区“两委”带领下,社区老党员、老干部等纷纷主动加入社区治理,组建起有30余名志愿者参与的志愿者队伍,社区工作从原来群众看着干部干转变为干部群众一起干,群众深度融入到社区的各类服务工作中来。
聚民心,变群众“访”为群众“赞”
为有效解决社区“疑难杂症”,社区还创新推出“红物业”联动管理机制,从业委会、物业、共建单位成员中挑选出24名党员,分别组成家政助手、搭把手搬运、矛盾协调、安全防护等4支为民服务红色小分队,将物业服务打造成基层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纽带”,从卫生死角到绿化补种,从高空抛物探头到电动车地面充电站,红色物业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2年以来,矛盾协调小分队解决了私搭乱建、车辆乱停放、下水道堵塞、消防通道不畅等物居问题90余件,调解邻里大小矛盾17例,小区物业工单投诉率同比下降了90%,物业费、停车费、公摊费收缴率提升到95%。
新增群众文娱设施23个,新建居民活动场馆900平方米,组建文艺小分队4支,入户走访5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00余条,解决实际问题90多件,调解居民矛盾纠纷17起……近年来,江口街道锦绣苑社区坚持聚焦居民需求,创新“三心”工作法,以建设“有品质、有温度”的家园为目标,深耕社区红色脉络,架起党群连心桥,畅通基层治理毛细血管,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和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听民心,变群众“找”为干部“跑”
长满青苔的古树下,社区干部经常和居民们围坐在一起开展恳谈活动,共同为社区建设发展出谋划策。“我们小区有的基础设施还没跟上”“最近居民楼里有人乱贴小广告,要及时清理”“小区里停车位没有箭头,车子停的方向不一致,影响美观”……大家纷纷发言,社区干部一一做好记录并反馈,能立即办理的立即安排人员整改,不能马上就办的整理好意见做好项目谋划逐步解决。社区里几棵古树所在地是居民闲暇时间的“集散地”,社区干部就因地制宜将打造成居民议事点,倾听基层群众的心声。
该社区以推进“皖美红色物业”为平台,将社区划分为9个城市社区网格,设立4个小区党支部,按照“一网一员”配齐网格长,织密“网格+小区党支部”服务管理体系,通过定期召开居民代表座谈会、开展“大走访、大谈心”活动、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全面收集梳理汇总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并积极协调解决。针对社区老年群体较多,健身娱乐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社区积极协调争取,建成了党群服务中心、居民活动中心、网球场、篮球场、文化大舞台等场馆,为社区居民业余活动搭舞台、建平台。
贴民心,变群众“看”为一起“干”
“社区是个大家庭,咱们既是居民也是主人,小事互帮互助就能解决,难事咱们就找组织,准能解决!”参与志愿活动绣制党旗的陈大妈自豪地说。
据悉,锦绣苑社区坚持让居民唱“主角”,围绕收集群众需求,把喜爱文艺、精通文艺的居民组织起来,组建“喜洋洋锣鼓队”“夕阳红戏曲队”等多支文化队伍,鼓励居民自编、自导、自演、自乐,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小区文化活动。在社区“两委”带领下,社区老党员、老干部等纷纷主动加入社区治理,组建起有30余名志愿者参与的志愿者队伍,社区工作从原来群众看着干部干转变为干部群众一起干,群众深度融入到社区的各类服务工作中来。
聚民心,变群众“访”为群众“赞”
为有效解决社区“疑难杂症”,社区还创新推出“红物业”联动管理机制,从业委会、物业、共建单位成员中挑选出24名党员,分别组成家政助手、搭把手搬运、矛盾协调、安全防护等4支为民服务红色小分队,将物业服务打造成基层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纽带”,从卫生死角到绿化补种,从高空抛物探头到电动车地面充电站,红色物业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2年以来,矛盾协调小分队解决了私搭乱建、车辆乱停放、下水道堵塞、消防通道不畅等物居问题90余件,调解邻里大小矛盾17例,小区物业工单投诉率同比下降了90%,物业费、停车费、公摊费收缴率提升到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