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5月18日
“四好农村路”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
青碧黄栗路,醉美山水间。在初夏的贵池大地上,一条形似玉带的农村公路连接村庄农户、通达产业园区,为田园乡野带来了勃勃生机。近日,这条由池州四好公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投建营的重点民生公路——黄栗路获评交通运输部2022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之“最具人气的路”。
“以前去镇上看病要走好几个小时的山路,有时候年轻人都吃不消,现在出门方便了,看着家门口的这条路越修越好,感到特别幸福。”提及如今的黄栗路,已经八十多岁的霄坑村村民李兰花喜上眉梢。
让李兰花赞不绝口的黄栗路全长10.4公里,路面宽6.5米,路线总体呈南北走向,起始梅街镇桃坡村,串联起周边数十个居民村落,与省道S221交汇于梅村镇栗坑村。该条道路贯通运营后,让当地群众告别了以往“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出行局面,实现了由“羊肠小道”到“康庄大道”的华丽蜕变,惠及村民1万余人。
和霄坑村一样,涓桥镇紫岩村和新桥村也是“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受益者。“路好了,游客多了,大家的钱袋子也鼓了。”新桥村五组益林生态农庄负责人季益林指着穿村而过的新桥路说。随着“四好公路”建设,从市区到庄园来的自驾游客大幅度增加,每逢节假日,前来赏花、野炊、摄影、游玩的人络绎不绝,游客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美丽景色,美丽乡村环境成了群众致富的“聚宝盆”。
铺下的是路,连接的是心。“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不仅加快了本地产业资源开发,而且优化了营商环境,切实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动力。
贵池区里山街道历史文化名村元四村,曾经由于交通不便,导致旅游资源“待在闺中”,当地村民“钱袋子”一直没有鼓起来。2022年,由四好公路项目公司投建的双南路正式建成通车,一条宽5米、长约5千米的主干道,解决了元四村多年来旅游发展瓶颈问题,带动该区域乡村旅游产业迅速发展。
现如今的元四村实现了“人在路中游、路在景中走”的美好景象:800亩生态种植园内的白茶绿油油的,似与蔚蓝色的天空融为一体;数座文物保护祠堂形成了徽派建筑群,向游客“诉说”着它们的故事;又宽又平的柏油马路旁,排列着齐齐整整的20余栋特色民宿。这里的一切都因公路而改变,这条美丽的“四好农村路”正在持续焕发活力。
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双南路是一条富民增收“致富路”、便利畅通“出行路”、生态靓丽“旅游路”,串起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路。
一路通百业兴,农村公路不仅是关乎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更是关乎农民幸福生活的“民生基础”。截至目前,贵池区农村公路总里程2975公里,县、乡、村三级道路油化(硬化)基本实现全覆盖,从“村村通”到“组组通”“户户通”,农村公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截至2023年5月,除了贵池区黄栗路入选交通运输部‘十大最美农村路’外,蓉十路、蔡殷路、昭龙路和伍石路等11条路被授予‘品质示范路’荣誉称号。接下来,我们将全面提升‘四好农村路’建设品质,持续改善路况水平,努力在全省质量和路况巡检中争先进位,同时大力推进示范创建,争取做到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覆盖。”池州市公路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曹三权说。
因路而富,因路而兴,因路而美。如今的贵池大地,一条条柏油路、水泥路蜿蜒向前,“走”进了村里,“走”进了家里,更“走”进了老百姓的心里,四通八达的农村路网像一条条美丽的丝带,串联着贵池人民的幸福与远方。(刘莹易根)
“以前去镇上看病要走好几个小时的山路,有时候年轻人都吃不消,现在出门方便了,看着家门口的这条路越修越好,感到特别幸福。”提及如今的黄栗路,已经八十多岁的霄坑村村民李兰花喜上眉梢。
让李兰花赞不绝口的黄栗路全长10.4公里,路面宽6.5米,路线总体呈南北走向,起始梅街镇桃坡村,串联起周边数十个居民村落,与省道S221交汇于梅村镇栗坑村。该条道路贯通运营后,让当地群众告别了以往“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出行局面,实现了由“羊肠小道”到“康庄大道”的华丽蜕变,惠及村民1万余人。
和霄坑村一样,涓桥镇紫岩村和新桥村也是“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受益者。“路好了,游客多了,大家的钱袋子也鼓了。”新桥村五组益林生态农庄负责人季益林指着穿村而过的新桥路说。随着“四好公路”建设,从市区到庄园来的自驾游客大幅度增加,每逢节假日,前来赏花、野炊、摄影、游玩的人络绎不绝,游客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美丽景色,美丽乡村环境成了群众致富的“聚宝盆”。
铺下的是路,连接的是心。“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不仅加快了本地产业资源开发,而且优化了营商环境,切实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动力。
贵池区里山街道历史文化名村元四村,曾经由于交通不便,导致旅游资源“待在闺中”,当地村民“钱袋子”一直没有鼓起来。2022年,由四好公路项目公司投建的双南路正式建成通车,一条宽5米、长约5千米的主干道,解决了元四村多年来旅游发展瓶颈问题,带动该区域乡村旅游产业迅速发展。
现如今的元四村实现了“人在路中游、路在景中走”的美好景象:800亩生态种植园内的白茶绿油油的,似与蔚蓝色的天空融为一体;数座文物保护祠堂形成了徽派建筑群,向游客“诉说”着它们的故事;又宽又平的柏油马路旁,排列着齐齐整整的20余栋特色民宿。这里的一切都因公路而改变,这条美丽的“四好农村路”正在持续焕发活力。
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双南路是一条富民增收“致富路”、便利畅通“出行路”、生态靓丽“旅游路”,串起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路。
一路通百业兴,农村公路不仅是关乎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更是关乎农民幸福生活的“民生基础”。截至目前,贵池区农村公路总里程2975公里,县、乡、村三级道路油化(硬化)基本实现全覆盖,从“村村通”到“组组通”“户户通”,农村公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截至2023年5月,除了贵池区黄栗路入选交通运输部‘十大最美农村路’外,蓉十路、蔡殷路、昭龙路和伍石路等11条路被授予‘品质示范路’荣誉称号。接下来,我们将全面提升‘四好农村路’建设品质,持续改善路况水平,努力在全省质量和路况巡检中争先进位,同时大力推进示范创建,争取做到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覆盖。”池州市公路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曹三权说。
因路而富,因路而兴,因路而美。如今的贵池大地,一条条柏油路、水泥路蜿蜒向前,“走”进了村里,“走”进了家里,更“走”进了老百姓的心里,四通八达的农村路网像一条条美丽的丝带,串联着贵池人民的幸福与远方。(刘莹易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