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4版
发布日期: 2023年01月10日
透视教师资格考试热的背后
□记者唐馥娴
   
  1月7日至9日,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顺利结束。本次在池州考区参加面试的考生共有1874人,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职5个学段。
  梳理近几年池州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人数,记者发现教师资格证考试持续火爆,参与人数始终居高不下,参与对象也非仅仅是在校准毕业生,“教师热”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不少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人数为何持续增长?教师这个职业是不是真的很“吃香”?为此,记者在池州市第十一中学考点进行了采访。
  1月7日,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首日。记者一早来到考点,参加面试的考生大多已在做进校面试的准备。待部分考生面试结束,记者随机与多名考生交流发现,在校大学生是参考主力军,其中非师范类考生人数非常多;越来越多的池州籍大学生选择回乡参加教资考试并试图选择回归本土就业;参加面试者中不少已就业,无非是想多给自己将来多一个重新择业的机会。
  采访中,一位在省外某师范大学就读的考生告诉记者,因为很早以前就和父母商量好了要回家乡工作,所以她选择报考教师资格证。“还是回家好,竞争不那么激烈,工作和收入也稳定,和父母还能互相照顾。”她告诉记者,这三个因素,是自己选择参与教师资格考试的最主要原因。
  而对非师范类大学生来说,多拿一个证书意味着多一项选择。一名食品专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告诉当记者:“现在就业压力大,特别是在我读书的那个大城市,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挺难的。为了能顺利找工作,我之前还考了健康管理师、注册营养师等证书。这次在家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我发现家乡的考务工作做得真细致,让我想回家工作了。现在我的想法是优先选择回家当教师,做一个‘孩子王’。”
  “教师资格证是所有人走向教师岗位的入场券。”一名曾在某教培机构工作的考生告诉记者,在从事小学数学教学期间,她深深爱上了这种教书育人的感觉。这次再考一个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进入公办学校做一名中学数学教师,或者让目前工作多个选项。另一名已在某校入职的考生诉记者,为了能教授更多的学科,这次她报考了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证。她说,为了从容应对考试,她长期保持备考状态,考前做了大量的复习准备。
  在众多考生中,记者还遇到一名正就职于设计行业的考生,她告诉记者,虽然已从事设计工作多年,但最终还是决定改行。“在我们这行,工资和业绩挂钩,周末加班是常态,一年忙到头,工作压力太大,还不稳定。”她说,家里有亲戚是教师,这几年待遇越来越好,收入也比自己稳定。“亲戚虽然是一所农村学校的老师,除了正常的工资以外,还有乡镇补贴、寒暑假,社会地位也高,很羡慕,所以这次打算改行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做教师。我先把教师证考下来,后面再一步步打算。”
  市教体局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教资热”的背后是“教师热”。近年来,除了国家政策的倾斜,我市持续加大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完善教师待遇提升保障机制、加大优秀教师表彰等举措,畅通了教师职业的发展通道,使得教师岗位吸引力持续走强。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初,市教体局优化教师资格认定服务模式,联合数据资源局共同搭建教师资格“线上认定”平台,在全省率先打通“全程网办”最后一公里,让毕业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教师资格的认定。这一创新举措,进一步便利了广大考生取得职业资格,吸引了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
  参与面试的一位考官告诉记者,“教师热”是一个好现象,说明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更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他对考生建议,“要想成为教师,需要真心热爱教师这个职业,除了过硬的业务素养,还得有一颗仁爱之心。这位考官说,在面试过程中,他发现有个别考生的自我认知并不清晰,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过于盲从,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也存在误区。
  “我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够充分了解教师队伍需求和教师职业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明确自身能力、性格、职业倾向和发展规划是否与教师职业需求匹配,不要盲目跟风‘随大流’,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这位考官说,“一名好教师需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能潜心与书本、与讲台、与学生相伴。只有成为一名有教育情怀的‘好老师’,才能得到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才能得到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双重稳定与满足。”

Copyright © 2006-2008 chiznews.com
  主办单位:池州日报社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东湖中路315号 联系电话:0566--2037332 PostCode:247000
  备案号: 皖政新办备06018号 ICP号:皖ICP备 0600904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