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2年09月27日
栉风沐雨攻坚路乡村振兴壮美图

图为脱贫户在晒制茶叶。通讯员东宣摄
□通讯员丁满莲
岁月的表盘上,总有一些耀眼的时刻,标注着历史的节点。
2018年,全县2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4865人脱贫;
2020年,全县3.1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6.5%降为0;2021年,“两不愁三保障”进一步夯实、产业就业帮扶全覆盖,脱贫群体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2423元增加到14184元……2014年脱贫攻坚“冲锋号”吹响以来,东至县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民生“一号工程”,奋力拼搏,砥砺前行,交出一份精彩的脱贫答卷。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东至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个个乡村如沐春风、拔节生长。
无缝对接产业旺
“今年蜂箱增加到200个,预计能收割600公斤蜂蜜,卖到7万多块钱。县里还给我发放了2000块钱产业补贴。”9月9日,在张溪镇长畈村,72岁的脱贫户裴小白开心地说,“这日子啊,就像喝了蜂蜜一样,越过越甜!”
裴小白的“甜蜜”生活,是东至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个缩影。
在大渡口镇乡村振兴创业园——安全村辣椒种植基地,130余名村民正忙着采摘辣椒。
“今年,我们村以‘党建+项目+公司+基地’模式发展辣椒种植420亩,配套建设了2000平方米的辣椒烘干车间和仓储库,带动5600余人次村民务工,其中涉及脱贫户1000余人次。”安全村党总支书记鲍文丽介绍,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到75万元。
安全村曾是东至县22个贫困村之一。近年来,该村依托项目资金,盘活300亩村集体土地发展大棚蔬菜,带动群众务工增收。2021年安全村荣获“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发展产业、促进就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东至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7463万元,实施产业类项目633个,其中产业扶贫项目387个。
——建成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
22个,发展“一村一品”5个,扶持23873户脱贫户、边缘户发展特色产业;
——建成并网光伏电站11个、总装机容量7055千伏安,累计开发光伏公益性就业岗位4518个;建成就业扶贫车间、扶贫驿站和扶贫基地29个;
——建成电商网点178个;认定消费帮扶产品352个,累计开展消费帮扶1.54亿元。2021年,东至县22个脱贫村集体经济稳步快速增长:收入30万元以上村11个,其中50万元以上村7个。
“保单”兜底民心安
“多亏县里帮我买了‘防贫保’,大大减轻了我的经济压力。”谈及“防贫保”,胜利镇新华村脱贫户唐国庆心存感激。
如何确保脱贫户不返贫?让农村低收入人群不致贫?是脱贫后的又一重大“课题”。
2016年以来,东至县先后制定出台《东至县农村边缘户综合医疗补充保障补偿实施方案(“1579”)》《东至县边缘户危房改造实施办法》《东至县“三户一体”特别救助办法》《东至县“防贫保”综合保险实施方案》《东至县关于加强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实施暂行办法》《东至县防返贫致贫特别救助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累计投入非专项扶贫资金1.5亿元,突出“三户一体”等群体开展精准帮扶,打好“政策补丁”,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消除困难群众返贫致贫风险。
“‘防贫保’惠及全县脱贫户、监测户等群体28776人,保费由县财政买单,群众不用掏一分钱。”东至县财政局农险办主任陈贡献介绍,险种包括特色农产品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保险等7项,基本涵盖了脱贫户、监测户等群体生产生活方面的保险需求。
患病有医保,大病有救助,得病不再愁。葛公镇徽道村脱贫户汪大爷身体一直不大好,经常看病吃药。他深有感触地说:“我这把老骨头啊,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东至县为贫困户、低保、防返贫监测人口等困难群体,免缴、补缴城乡居民医保14.61万人次,办理慢性病证2.71万份,发放临时医疗救助1.4亿元、大病救助3.15亿元,开展家庭医生履约18万人次,实施危房改造10114户,贫困家庭学生教育资助37373人次、3207.5万元……一张张民生“保单”宛如一把把“保护伞”,让困难群体遇“难”心不慌。
栉风沐雨小康来
收购、分拣、称重、打包……9月7日上午,在泥溪镇安徽尔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镇域仓,朱村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苏玉忠一边查看菜农送来的蔬菜和土特产质量,一边和公司总经理刘明心交流着。
近年来,该公司与300多名农户签订了蔬菜种植协议,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优先安排脱贫户就业。2021年公司营业总产值900多万元,带动脱贫户和菜农增收600多万元。
“每批驻村干部都非常关心公司的发展,去年还通过‘劝耕贷’政策,帮我在东至扬子村镇银行贷了200万元的流动资金。”刘明心说。
新型经营主体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2016年,县政府出台了《东至县农业信贷担保“劝耕贷”创新试点工作方案》,将带动脱贫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贷的前置条件。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放“劝耕贷”11.68亿元。2017年东至“劝耕贷”入选国家十大地方公共政策创新,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东至县全面推行“党建+扶贫”工作模式,2018年选派66名党员干部到22个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并安排1名副县级领导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2020年抽调县直单位164人组建53个工作专班,派驻到全县215个非贫困村开展精准帮扶,全县3600余名干部直接参与精准扶贫,实现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
回望来时路,东至人民栉风沐雨,从“救济式扶贫”到“精准脱贫”、从“整村推进”到“乡村振兴”,生活从温饱到小康,农村基础设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时光如神笔,将乡村振兴蓝图化为现实壮美图景。展望未来,全县上下勠力同心,必将创造新的辉煌,迎接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